第一章 两个人(第3/11页)

刘延叫手下取来牛皮地图,铺在两人面前,用盛汤的勺子边指边说:“袁军虽然势大,但我白马城也并未全无出路。两位且看,在西南处,如今还有一条宽约数里的通道。不知为何,袁军至今不曾到此,只偶尔有斥候巡逻。若是有快马,两个人要冲回南方,不算太难。”

魏文伸着脖子端详了,忽然抬头问道:“你们的信使,是否就是从这条路去给我……呃,曹公报信?”

“不错。”

魏文道:“袁军兵力如此雄厚,却围而不攻,反而留了一条单骑可行的南下通道,你难道看不出什么问题?”这小孩子语气尖酸,说的话却大有深意。刘延重新审视地图,一言不发。魏文忍不住身子前倾:“我问你,我军与袁军若是决战,孰强孰弱?”

“袁绍兵力数倍于曹公,又新得幽燕铁骑。若正面决战,我军胜机不大。”刘延答道。

魏文伸手在地图上一点:“白马城是黄河南岸的立足,乃是我军必救之地。袁绍放开白马的西南通道,明显是要你去向曹公求救,他们再围城打援,逼迫曹公主力离开官渡,北上决战。明白了?”

刘延脸色陡变。他只纠结于白马一城,这少年却轻轻点透了整个战局,虽说略有卖弄之嫌,却也显露出高人一等的眼光与见识。黄河与官渡之间是广袤平原,在那里两军展开决战,曹军败多胜少。真到了那个时候,他刘延就是战败的第一个罪人。一想到这里,刘延顾不得礼数,霍然起身,额头沁出细细的汗水。

“得马上派人去警告曹公!”

“不必了。”魏文摆摆手,“我都看得出来,曹公会看不出?你老老实实守你的城就行了,不要自作聪明,乱了阵脚。”教训完刘延以后,魏文颇为自得地瞟了刘平一眼,刘平却是面色如常,镇定自若地啜着热汤。

刘延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两个年轻人,定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可不能折损在了白马城中:“我马上安排快马,打开南门送两位出去。”

刘平却摇了摇头:“多谢太守。不过我们不是要南遁,而是北上。”他轻轻在地图上一点,眼神中透出几丝坚毅,指头点中的位置正是如今白马城外驻扎的袁军营盘。刘延手一抖,几乎要把手边的汤盏碰倒。

“您这是……”

“我们去试探一下,看看袁绍对汉室还有多少敬畏。”

“汉室不就是曹公嘛,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刘延心中暗想。

与此同时,在那一处被指头压住的袁军营盘门口,一场酝酿已久的混乱即将爆发。

一大队剽悍的骑兵安静地排成三队阵列,他们个个身挎弓箭,腰悬长刀。他们所处的位置有些奇怪,前面一半已经出了袁军主营的辕门,后一半却还在营中,好像一条出洞出到一半就卡死在那里的蛇。

在队列的最前方,是一个全身披挂的黑高汉子,他正好整以暇地用一把宽刃大刀修剪着指甲。他胯下那一匹乌丸骏足有些不耐烦,因为缰绳不在主人手里,而是被一个怒气冲冲的文官抓住。那文官身后不远还站着一员大将,但他看上去似乎完全没有帮手的意思。

“颜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公则喝问道,用力去拽缰绳。可那坐骑四蹄如同生根一般,纹丝不动,公则拽不动,只得悻悻松开手。颜良身后的骑士发出一阵哄笑。

颜良收起大刀,诧异的表情略带做作:“郭监军,我不是给你行了一份公文么?延津附近发现了曹军斥候,我身为先锋大将,自然得去查探一番。”公则冷笑道:“这等小事,何须大将亲自出马!你根本就是想去游猎吧?”

被说中心事的颜良一点也不见惭愧,反而昂起下巴,理直气壮地说道:“白马小城,交给监军你就足够了,我在营里待得都快长毛啦,得活动一下筋骨。”

公则一听,登时火冒三丈:“出征之前,袁公有明确训令,以我为前部监军,节制诸军。你难道想违抗……”他话还没说完,颜良双腿一夹,坐骑默契地向前冲了几步,吓得公则不得不闪身避开。这一闪,之前说话的气势被打断,再也续不下去了。

“审时度势,临机决断,此皆大将之法。尔等颍川腐儒,何必管那么多!”

颜良逼退了公则,哈哈大笑,一抖缰绳喝令开拔。公则见拦不住他,转过头去,求援似的喊道:“淳于将军,您莫非要放任这个家伙胡闹?”

这一次先期渡河的袁军主将,是淳于琼和颜良。公则作为监军随军,名义上地位比颜良高,但后者是冀州派的实权人物,兵权在握,公则根本压制不住,只得求助于淳于琼。

一直一言不发的淳于琼听到呼喊,拨转马头冲到了颜良军前。颜良面色一怔,抱拳道:“老将军莫非也要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