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济与总体战(第4/8页)

不过,进口需要大量金钱,而这些钱又是在国家财政状况不稳定、恶化,以及货币不稳定情况下筹措的。为此,国家被迫拿民族自由去换取世界资本家的资助[3]。

这种情况因各国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地理条件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它是否与中立国为邻,是否濒临海洋。

所以,世界各国虽然都是为了民族生存而战,但是在经济领域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却大相径庭。如果一个国家的供给在遭到严重破坏后却能基本维持,那么跟一个战时只能通过中立国和海洋少量进口的国家相比,它对进口的依赖度就要小得多。为了方便读者看清这个问题,我将谈谈德国人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济供给情况。

人民和军队的食品、饲料、燃料供给是头等大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详加评论。为了工作和战斗,人首先要生活和维持生命;马匹和牲畜只有依靠饲料才能维持生命;机器只有依靠燃料才能运转。

但凡经历过世界大战的德国人都记得,德国的粮食和饲料供给每况愈下的情况。

当时,德国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德国民众的食品需求得到保障,让牲畜的饲料供应得到保障。

我在东线时,饲料非常缺乏,为了让马匹填满肚皮,我被迫命令士兵将锯末混入饲料,结果马匹的健康和体力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在罗马尼亚对德宣战后,我下定决心对罗马尼亚作战,直至占领瓦拉几亚地区[4]。这次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改善中欧诸国的粮食供给状况。

1918年,我将东线战场延伸到乌克兰,也是基于供给的考虑。或许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中欧各国的粮食供给情况(奥匈帝国的情况远比我们糟糕得多),但是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粮食匮乏进而对当时的婴儿或儿童的影响,至今依旧留有痕迹。因此,我在世界大战后便反复指出德国农业必须自给自足,目的就在这里。我认为,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原则。

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每年要进口小麦100多万吨,据一份备忘录记载,进口最高数额甚至达到183万吨。饲料,国内只能提供需求量的20%,其余80%(约800万吨)要依靠进口。这些事实表明,在很大程度上,德国的粮食供给需要依赖进口。

至于黑麦、土豆和肉类,国内还能够提供足够的数量。但是,我们没有储备任何谷物和饲料。这大致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政府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政府认为战争是短期就能结束的事情,且政府并没有储存这些东西所需的经费——约10亿马克;最后,农业和商业的相关人员都投反对票,他们担心,政府在更新库存的粮食时会调节粮价,造成中饱私囊的企图破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粮食供给出现问题,运输又宣告中断,造成动员后不久灾难降临便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相关人员尽心尽力地做事情,但是因为工人、马匹和肥料的不足,土地耕作不良,粮食大幅度减产,给人员、牲畜造成的困难有增无减。

现在,由于军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机械化,马匹和饲料的需求量便大幅度降低,农田可施用丰富的氮肥,使产量增加,我们的处境比世界大战时要好很多。

当时由我倡导建立的洛伊纳工厂[5]对于在总体战中维持民族力量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他食品和享用品,如蔬菜、豌豆、扁豆、米、咖啡、茶以及牛奶、蛋、黄油等,在战争初期没有做好充足的储备,无法供人民和军队较长时期内食用。

在和平时期,陆军和海军管理部门已为平时、动员时期和战争初期的补给储备有一定数量的给养和饲料,所以,军队能够在战争初期按照计划提供补给。军队依据要塞的供给制定了特殊的计划,让各个要塞能够坚持数月。同时,在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那段日子里,政府也极为重视大城市和工业中心的供给。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计划和设想都没有实现,最终导致战争期间德国陷入危机之中,粮食补给捉襟见肘。当时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有些是正确的,比如面包票,有些则是错误的,比如有名的屠宰生猪。乃至到最后,政府对要塞居民实行配给的方式,对全民施行粮食定量分配制。对重体力劳动者,政府则按军人的标准实施分配,因为他们必须获得足以维持其体力的粮食。尽管如此,贫困依旧随处可见,在广大底层民众中尤为明显。

出于真正的民族情感,广大人民群众拿到了国家分配的那一部分。但是,有些人却中饱私囊,祸害国家。这可能是国民愤懑不满的根源,最终损害了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