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文官都是戏精(第2/3页)

仁多保忠当然知道他不可能成为京城禁军的统帅,因为他是投诚而来的番将,对大宋来说,属于根不红,苗不正的一类人。

李逵笑道:“这就对了,既然官职没指望,那么爵位也别多想。你哪怕做的再光明磊落,立下的功劳再大,也做不了大宋的郡王。而且人呐,不能做的太好,做了件了不得的事,立下大功之后,总得做些错,好让陛下放心。入城,洗劫燕州,就是你的机会。你立功了,但也犯错了,好处落在袋里,也省的陛下为你的功劳左右为难,岂不是两全其美之法?”

“宝山空手而归,这岂不是让人遗憾?机会来了,如今本大帅让你仁多部入城,就是给你这个机会。人总该多看看眼前的,争些个实惠,你哪怕不为你自己着想,也得给你儿子多想想吧?这实惠不就是钱财二字吗?如今咱们合作,你让你的兵马入城,事后得到的好处,你我……”

“五五分?”

仁多保忠觉得这趟买卖似乎也不亏,辽国的都城啊!这得有多少宝贝,他哪怕背负骂名,也值得做这一趟买卖。

可是当他刚说出分配的比例,顿时感觉身边有股子杀气,向他笼罩而来。

警觉的仁多保忠立刻反应到李逵的不满,媚笑道:“要不四六?”

李逵脸色更黑了。

仁多保忠跺脚怒道:“三七,李大帅,老朽可背负了骂名。”

“越有人骂你,你就觉得陛下的信任,告诉你,这便宜占大了。别总被一些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人呐,要做的大气一点。”李逵怒其不争道。

仁多保忠气鼓鼓道:“大帅为何不亲自去取?”

这一问,似乎闻到了李逵的死穴。抄家,这种事他最喜欢了,可惜对方身份太不一般,要是普通的辽国城池,李逵哪里会这方面的担忧?

主要是这里还有辽国皇帝宫殿,这关系到皇家的事,做臣子的就得小心谨慎。大宋的言官最擅长就是将子虚乌有的事,煽风点火之后,把人搞臭。要是李逵入了辽国都城,然后……开封府的街头就该有李逵夜宿辽国宫城,祸害后宫,有不臣之心之类的话了。

李逵在明知道安惇和他不对付,能给安惇递上给他泼脏水的机会吗?

遇到个婆婆妈妈的合伙人,李逵也有点火了:“二八,你二,我八,干不干吧?”

“干!”

仁多保忠最后还是将节操丢的远远地,免得妨碍他做大买卖。

李逵对城下一挥手,韩资让买着小碎步来到了他和仁多保忠的面前,就见李逵一指韩资让,对仁多保忠道:“老韩,自己人。给他立功的机会。城内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让他给拟个清单。”

韩资让的作用,显然已经不是自己人那么简单了,而是李逵安放在仁多保忠身边的探子。

韩资让表情古怪的看向了仁多保忠,对方明显和他一样,都是为大宋做事的番将。只不过,他是被逼的,至于仁多保忠就不得而知了。

安排好这些之后,李逵带着人去了城外的温泉池。

这也是他为了避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他也想成为第一个踏入光复后的燕州的大宋官员,可是这一步代价太大,他放弃了。

再说了,他也得给安惇一点甜头,要不然这老小子也不会上当啊!

自始至终,李逵都没有说过要收服渔阳,顺州等边上的城池,目的很简单,他觉得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收服半个燕云十六州已经不错了。

一点不给安惇机会,万一这老小子给他使坏,可就不妙了。

说起温泉,燕州附近还真不少,涿州附近也有。

李逵之前就泡了一段时间,颇有感觉。

清净了两天,仁多保忠很会来事的送来了几个胡女,有金发碧眼的,也有波斯风情的,反正有种送稀罕物的样子。

三天之后,快马传书送到了易县。

一直在筹谋回真定府的安惇看到了李逵的信之后,坐不住了。立刻找来了王进,催促道:“赶紧整顿兵马,全军出发。”

王进迟疑道:“大人,不等李大帅和仁多将军那边的消息了吗?”

“不是不等,而是消息已经来了。也不知道李逵如此好运,竟然遇上了辽国争储,辽人已经没有心思守卫城池了,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说完,脸上浮现出浓厚的嫉妒之色,这等好事,他怎么就没等到。

好在不算晚,安惇琢磨着:辽国境内有争储风波,那么辽国的南京道就该是形同虚设,这时候要是赶早了,还能捡到不少便宜。

要是赶晚了,啥好处都没了。

安惇对王进露出老父亲般的微笑,勉励道:“本官都打听清楚了,辽国的皇帝要不行了,皇太孙带着南京道的所有兵马去了中京。留下的都是虾兵蟹将,李逵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辽国的南京。我已经让信使带去了回信,让他安心在析津府整顿兵马,接下来该我们河北东路的兵马露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