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在坝县最后的冬天(第3/4页)

最后经过贾寨乡党委研究决定,修路的具体事宜由夏想全权负责。

夏想因为和黄海的关系,再有和豁牙老农老于头也十分熟悉,担任副书记兼副乡长以后,和贾寨乡的村民打成一片,又因为村民们都知道,让他们得了巨大实惠的旭光食品厂,也是小夏书记拉来的投资,所以他们对待夏想,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也无比信赖他。夏想甚至不用登高一呼,只说需要修路,半天时间,贾寨乡壮劳力几乎全体出动,在黄海的带领,朴实的村民都发扬了高风亮节,不讲工钱多少,不计伙食好坏,个个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开山修路的建设中去。

同时,李丁山也邀请燕省晚报组织的专家旅游来坝县实地参观,又通过关系向京城的媒体朋友也发了邀请,在京城和燕省两地的媒体之上,掀起了一股草原旅游的劲风……

连若菡自从刘世轩被抓之后,就不再经常露面,一消失就是一个多月,有时也会突然出现,和夏想见个面,吃上一顿饭,说一些她的旅游和探险见闻,然后又会消失不见。夏想忙得昏天黑地,也顾不上多问她的事情,就当成一个不远不近的朋友。

坝县的冬天比夏想想象中还要寒冷,经常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好在开山修路多用炸药炸山,没有冻土带,不影响施工。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夏想推算,明天春天的时候,就可以平整路面,和三山度假村的山路接通。

杨贝自从上一次见面之后,夏想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后来有一次偶遇张信颖,听她说杨贝离开了坝县,好象是去了南方,具体是哪里,连牛红妹也不清楚。夏想暗暗感叹,杨贝以为能彻底地远离坝县,就能永远忘记曾经发生的一切?但愿她能一路走好。

张信颖经历过这一次变故,比以前稳重成熟了许多,就是多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就爱眨着好奇的眼睛盯着夏想看,让夏想浑身不自在,急忙说了几句就借口溜走。

虽然宣传坝县旅游资源的热潮不断,有意前来投资旅游度假村的电话也不少,但真正前来考察的人还是不多。毕竟坝县封闭了太久,对大部分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有坝县的存在,突然之间就冒了出来,让人们完全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一场大雪过后,修路暂停,整个坝县也似乎进入了冬眠之中,不但大街上行人稀少,连县委大院的人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大雪封山,又天寒地冻,谁也不愿意出门,寒带地区的经济不发达,天气原因也占了很大的因素。天一冷,人都不爱动,人一懒,人流就少,生意自然就火不起来。

夏想正在贾寨乡党委办公室里,伏案疾书,书写他的一份建议书《关于在坝县推广蔬菜大棚的可行性报告》,他准备早点整理出来,以便在来年春天之前,尽快提交上去。他担心,明年三五月份,他就会被调回燕市,怕到时再写来不及。

办公室的窗户是双层玻璃,两层玻璃间距30公分,墙也是半米厚的加厚墙,屋里还生了个炉子,饶是如此,房间内的温度估计也只有不到10度的样子,冻得出不了手。夏想穿着厚厚的棉衣,捂得象个大熊一样,尽管冷得手都发抖,不过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因为他知道属于他的时间已经不太多了,原本想在坝县呆够两年再走,可以亲眼看到坝县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现在看来,只能把他的想法留下,让李书记去具体实现了。

咚咚咚……有人敲门,夏想头也没抬:“进来,门没锁。”

门一开,带来一阵寒风,还飘进不少雪花。夏想打了个寒战,本来快要冻僵的手更冷了,忙道:“快关门,快关门,太冷了。”

“这么冷还这么用功,真了不起。”连若菡的声音突然响起——她穿着一身白色的羽绒服,紧身牛仔裤,脚下是一双小马靴,尽管是寒冷无比的冬天,但由于羽绒服有腰线,收腰收得恰到好处,当然也是因为她的身材足够好,一点也不显得臃肿,反而衬托得她蜂腰细腿,再有一张娇嫩花颜冻得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亭亭玉立当前一站,沁人心脾。

夏想揉揉眼睛:“你没事吧?冰天雪地的,干什么来了?”

夏想的话是透着一丝关心的味道,连若菡就开心地笑了:“闲着没事,转呀转的,就不知不觉转到坝县了。”

“你要是真闲着没事的话,就老实地在京城呆着,别总出现在我的面前烦人。”夏想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中的笔,“没看我正忙着呢,净添乱。”

连若菡也不恼,好象知道夏想是假生气一样,她自己拉了一把椅子坐下:“好象我有快两个月没见你了,再说我每次出现在你面前,好象从来没有给你添过乱子?反而都在暗中帮了你不少忙!你拍着良心说说,刚才的话,是不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