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意外,各有安排(第3/4页)

所谓第四夫人是市局为了区分冷质方的四位遗孀,按照年龄大小在市局内部的一个不成文的叫法。

好一条柳暗花明的线索!

夏想就让历飞继续顺着线索查下去,他不便介入到其中,只将心思用在了如何进一步更好地领会省委的指示,将郎市作为京东新城的前景,建设得更加美好。

郎市的八大支柱产业,大电子信息、会展旅游等先导产业,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农畜产品及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印刷包装、新型建材、房地产等等,其中大电子信息正呈现欣欣向荣之势,而汽车摩托车配件有点夕阳产业的味道,其他几大产业虽然也号称支柱产业,但实际上只是相对郎市本身而言,放到全国甚至只是燕省,优势有,但也不是很大。

农畜产品及加工,因为有了杨威的投资,下一步应该会更好地发展壮大。其实作为燕省的桥头堡,郎市的成功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联想到他当年在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的经历,夏想就隐隐明白了一点,有人让他来燕市,一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二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两者相辅相成,他必须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否则只有政治斗争没有经济建设,在革命年代还行,在现在一切以经济建议为主的时期,只会是一个跛脚干部,路走不稳也走不远。

平心而论,夏想也不是一个只为了斗争而斗争的政客,只是他一来郎市,就被人步步紧逼。其实如果按照他的意愿来,他倒愿意一步步利用经济建设的杠杆,慢慢在市场规律之内,打败哦呢陈。但哦呢陈屡次动用黑社会手法,又有古向国、涂筠和路洪占的联手,夏想必须奋起反抗,一一扳倒。

不掌权,就别想有什么作为。没有发言权,还想有经济建设,只能是痴人说梦。向来都是谁说了算,谁就有功劳,谁就有政绩!

但有一点,吴家的立场又倾向于哪一边?占住漆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京城高层的支持?夏想差不多根据吴家突然插手油漆行业的举动,猜测到了一点什么。

他在办公室中转了几圈,目光又落到了秋海棠上,忽然就了一丝明悟。秋海棠到底有什么隐含的秘密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秋海棠应该和瑞根、古向国以及哦呢陈都有联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海棠就是一根线,线头是古向国,线尾是哦呢陈,而瑞根位于中间,或许重要,或许不重要,但绝对不会没有丝毫用处。

电话突然响了,是京城来电,夏想没有多想,漫不经心地拿起之后,刚轻轻“喂”了一声,还没有来得及问好,里面就传来一个既熟悉又遥远的声音:“小夏,很久没有联系,是不是觉得吴家忘了你了?”

夏想一下就屏住了呼吸——吴老爷子!

是呀,自从他来到郎市之后,不但和梅家、邱家之间的关系稍有疏远,和吴家的关系也淡了许多,梅、邱两家还好,联系不多,但也时有联系,和吴家就几乎断绝了联系,当然,连若菡除外。

唯一让夏想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和梅、邱两家稍有疏远,但和付家之间的关系稍有缓和,自从付先先事件之后,和付家之间没有再发生过任何冲突——当然夏想也心中有数,只是暂时的和解,他和付家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不可能握手言和——但和吴家之间,包括一向还算不错的吴才江,也联系极少,也让他心中多少明白了一点什么。

吴家不希望他来郎市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他目前所选的立场,和吴家渐行渐远,不符合吴家的根本利益!

吴家所追求的是家族利益的最大化,但相比之下,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站在了家族势力的对立面,肯定会引起吴家的警惕之心。

是呀,就连梅家和邱家都心存警惕了,何况吴家?尽管说来他和吴家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凡事都是两面性,因为连若菡的缘故又最为疏远。

吴老爷子很久没有打过电话,现在突然打来,所为何事?

“老爷子……”夏想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好笑了一声,“我知道其实您应该一直在背后关注我,其实我一直在心里十分感谢您的关爱。”

“言不由衷啊。”吴老爷子也笑了一声,笑声中有点淡然,“不说这些了,说点正事,油漆厂的主意,是才河出的,让小天着手去操作,我不插手,由他们折腾去,不过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说是要听他的看法,其实还是试探他的立场,夏想迟疑一下,才说:“上马一家新的油漆厂有利于打破垄断,就我本人来说,是持赞成的态度,但艾书记和古市长恐怕不会同意,阻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