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长风浩荡 第356章 背水一战(第2/2页)

关允愣住了,从三产抓文化产业的拓展的讲话开始,后面的发言,蒋雪松完全脱离了发言稿,等于是临场发挥,脱稿讲话。

其实领导现场即兴发挥脱稿讲话也常见,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一般都不是太重要的场合,重大会议的发言稿,代表的是市委常委会的意见,不能随意更改,一更改,即使蒋雪松身为市委书记,也相当于自作主张,将个人权威凌驾于常委会之上了。

但偏偏蒋雪松就自作主张了,而且改得还很彻底,原稿的原话是——三产抓拓展,加快制定服务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研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家政养老、夜经济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广府古城、中华成语文化园等项目建设。

对比原稿可以得出结论,蒋雪松的临场发挥脱稿讲话,和原稿上的原话有较大的出入。原稿上的三产定义,不仅仅是指文化产业,还有服务业、物流和电子商务、科研设计等等,而且在关于广府古城和中华成语文化园项目的建议,只是笼统一提,并没有真正提上日程,但在蒋雪松的改动之下,现阶段就要推动在经济开区投资兴建中华成语文化园,远景规划则是将黄梁建设成历史文化古城,以上说法,并未经过常委会的讨论和通过。

蒋雪松擅自改动发言,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当众讲出,等于是公然挑战常委会的权威,别说关允大吃一惊,呼延傲博顿时拂然变色!

就连崔同也是一时震惊,一脸难以置信地向蒋雪松投去了惊讶的目光。崔同心思不定,心想蒋雪松拿出的决心比他预料中的还要大,这么说,蒋雪松和呼延傲博的最后一战,必定是不死不休的局势了?

原本崔同还认为,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不管是蒋雪松还是呼延傲博,肯定都会退让一步,历来书记和市长之争,虽然在国内的政治生活中是常态,但最后非要拼一个你死我活的结局,也极其罕见。都是官场中人,都知道和为贵的道理,况且真要闹得不可开交,也会给省委留下不好的印象。

蒋雪松是怎么了?以前的蒋雪松是绵里藏针的性格,现在虽然不是大开大合单刀直入,却变成了绵里藏刀。崔同的目光又落到了台下的关允身上,难道说关允的到来对蒋雪松的影响真有这么大?

其实以崔同的推论,虽然蒋雪松和呼延傲博针对黄梁的发展方向各执一词,最后一战的支点或者说主战场就是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就是黄梁市今后的发展方向,但他相信,求同存异是大势所趋,和光同尘是为官的最高境界,经过一番明里暗里的争执之后,蒋雪松和呼延傲博肯定会找到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妥协方法,换句话说,到最后还会是所谓的双赢局面。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蒋雪松选择在全市经济会议上当众宣告,等于是背水一战,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和呼延傲博妥协!崔同暗暗心惊,黄梁最后一战,比他想象中要精彩,而最后的结局,也会比他预料中的结局充满了重重变数。

关允察觉到了呼延傲博强压的愤怒和不满,不过会场下面的大部分人还没有听出蒋雪松讲话中改动的部分埋下了怎样的致命隐患,只有少数一部分人一脸惊诧,用笔在讲话稿上勾勾画画,显然是发现了哪里不对。

机会永远留给细心和认真的人,许多人在官位上浑浑噩噩一辈子,到死也升不上去,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没有做好准备,不时刻保持警醒之心。

蒋雪松发言完毕,就该呼延傲博讲话了。关允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呼延傲博看了几眼手中的发言稿,随后轻轻地放到了一边,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口说话了。

呼延傲博也要脱稿发言了,关允倒想听听,呼延傲博的反击,能有多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