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5章 《我和我的祖国》(第3/4页)

“我知道你啊,好多小姑娘喜欢的不得了。”关牧村老师那一把漂亮的女中音,听到耳朵里都带着微微的共鸣:“坐坐,你们认识啊?”

“他是我小师弟啊,邹文琴老师的入室弟子。”

几位老师都愣了:“他不是演员么?”

“多学一点,有好处。”季铭只好干笑两声。

还好老师们话题就挪开了,再回到他身上的时候,已经是聊今晚的曲目了,《美哉,潇湘伟少年》连李谷壹老师湘南出身的,都不知道。《我和我的祖国》是李老师的原创,不过她今天不唱这个,听季铭要领唱,挺感兴趣的。

“你唱这歌唱的多么?”

“不太多,我唱歌不太多,但学习的时候唱过几回。”

李老师就坐那儿,唱起来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她老人家是花鼓戏出身,唱歌带着戏腔,而且发音很有特点,好像一根儿丝绵绵不绝地从嗓子里钻出来,编织成一个一个的音符,浮在半空中,特别轻灵,哪怕现在75岁了快,本色依然不改。

唱了两句,她一招手,让季铭跟上。

雷珈笑着看季铭,两人对视一眼,季铭也不知道,咋就发展成现在这样,被原唱考校起来了。其实在民族圈,这样的情况还是挺多见的,尤其是有人带着的青年歌手,往往会被就地考校,来几句,还点评点评——这都属于机遇的一部分。

你站出去说:李谷壹老师亲切指点我的演唱,并且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感谢李老师,我将不辜负她的鼓励和帮助。

不就蹭上去了么,流行乐坛不说,在民族美声届,李老师还是有面子的。

季铭得唱啊。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几位老师眼睛都一亮。

专业的听专业,外行的听热闹,季铭一开口,两句一唱,气息的稳定,情绪的释放,乃至共鸣啊这些发声技术,在她们这些老歌唱家,甚至声乐教育家面前,一览无余。

关牧村老师最先跟着一起唱,然后其他老师,也跟进来。

小小的化妆间里头,好似在开一场水准极高的《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关老师的女中音,李老师独具特色的女高音,杨洪基老师饱含画面感和情感的男中音……雷珈,季铭更年轻的声音也在其中,更像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有中华儿女都在讴歌祖国。

化妆间外头经过的人,都放轻放慢了脚步,多听几句。

……

参加一套的节目,最好的一点是不太会有幺蛾子,尤其近年来,对明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甭说一套了,连卫视的节目,也很少有人会非得喝奶茶吃油泼面啥的才肯干活了……传出去,全是一个字:臭!

所以虽然现场明星不少,但都被导演指挥的团团转。

“我和我的祖国”是比较创新的一个模式,四组歌手坐在观众席上,然后一组一组地唱着走上台,接着季铭从后台走出来,站到留给他的C位上——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这种歌,流行歌手唱起来味道挺奇怪的。

下面的观众一直听到季铭出来,一开口“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那种饱含情感的,掏心掏肺的,同时又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演唱,再加上清晰的吐字,稳如老狗的气息,都听不到换气声。

哎,对了,这种歌,就得是这么唱。

很多观众,都默默地跟着一起哼哼,他们不一定完全记得住词儿,但“像海和浪花一朵”“碧浪清波”“心中的歌”这些断断续续的词曲记忆,还是会自然而然地涌出来。

这些歌,无论它是主旋律,还是红歌,还是别什么的,其实都已经成为中国人记忆的一部分了。

……

录完国庆晚会,季铭歇了个脚,就赶赴米兰了。

时间之紧,甚至只够跟初晴拥抱了一下,就去了机场——“等我回来。”

“好。”

初晴于是僵在那里,她的意思是,她等成了一座望夫石。

季铭弹了一下她的额头。

挺好。

他们俩这么一段时间以来,都发现这个相处模式还不错,不在一块的时候,都有音乐和表演为伴,在一块的时候,都能将对方自然地放进自己的领域内,并没有不甘,也没有生疏。

初晴有一次说他们是灵魂伴侣,然后就酸的两个人一起躲进被子里,嘻嘻哈哈了半天。

这一回杨如意亲自随行。

两个工作,一个是菲家的秀,作为代言人,有工作要做。另一个是铭Ming的首发——是的,将在米兰首发,历时差不多8个月的研发,基于川省国宝“太阳神鸟”的纹路,以及季铭舞蹈身形的抽象提取,设计的Ming第一款潮鞋作品:日光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