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7章 厉害厉害(第2/3页)

娱乐大V的总结,也得到颇多认同:“季铭其实就是一个演员理想化的终极形态,商业和艺术都臻至顶峰,流量和奖项高无可高。圈内人脉,圈外口碑,也都不缺。平时不拍烂剧不接烂片,不上综艺不乱代言,声誉上不见消耗只见增长。生活上低调简单,英年早恋,公私分明不妥协不讨好——这样一个人,真的要跳出三界外,不在娱乐圈了。”

季铭摇头,摇头,什么跳出三界外,不在娱乐圈——回头《默》要上映,还不是得到处跑,累的跟死狗一样。

……

这已经是季铭和张洁最后一次敲定项目策划了,《默》的很多前期工作,音乐、舞台设计,舞蹈改编,都已经开始在做了——今天他们讨论的是,其实更多是创作意外的事情。

比如巡演场地,首演当然是在张洁旗下的沪上文化广场音乐剧厅,纵然无法跟西区那种“定制版”剧场相比,但条件也已经好过绝大多数地方了,首演之后,势必要在国内巡演,这个地点和场合的选择,其实挺复杂的,毕竟很多地方的条件未必适合《默》的演出,要去的话,可能要在表现上做一些妥协,妥协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好好讨论。

一直到现在,才基本达成一致。

“哦对了,”季铭差点忘了个正事:“我这次去欧洲,碰见一位西区的剧院经理,莫瑞斯,他看了电影,对这个本子有兴趣,对我也有兴趣——当然,不是你想的那种兴趣,眼睛不用放光。他希望拍一个西区版的《默》,我已经答应了。”

“……”

季铭看她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笑出声来,这件事情确实不必要跟张洁通气,双方的合作只在于中文版,只在于国内,未免张洁搞错状况,有必要声明一下这个权利的归属。

“我跟你说这个,是因为我还没确定,是不是要让我们的演员去西区跟一跟——我担心会被西区的风格给带歪掉。国内对音乐剧的欣赏取态,还没有一个定论,百老汇似的,西区似的,棒国的,内地的,各种外放内敛,传统的实验性的,反正大家都是一通乱演,看谁命好名气大,就有票房——我觉得还是要慢慢摸索一下,吻合中国观众审美的音乐剧风格到底是什么样的。”季铭拍了拍自己的膝头:“我们演员里头很多年轻人,本身我们又处于音乐剧的下游,他们一去,说不定就开始模仿了,那种你知道的,老外,老黑,特别奔放的,粗犷的,分分钟要冲下来拉着你耳朵让你好好听那种,似乎也不是很好。”

“但是西区那边表演的释放和自由度,也是很可取的。”

“当然,”季铭点点头:“所以才犹豫啊。”

张洁原先要是有人说可以带队去西区深度感受一下,甚至学习一下,她万万不会拒绝,但是现在听季铭这么一说,她也犹豫起来了:“那我们舞台啊,调度啊,监督啊这些,去学习学习还是应该的吧。”

“对,我计划带你们去参加几次他们的工作坊,西区的节奏比较快,筹备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我们这边中间调一调,多飞几次,应该可以排的过来。”

张洁眨眨眼:“我们先首演吧?”

“当然,哎呦,中文版在人家眼里,都不算个版本,人家只有西区版和百老汇版。”季铭也挺无奈,这也是事实啊:“我们这边先首演,然后那边首演,前期我是计划把重点放到国内的,那边可能一周演一次。”

“那你得累死了。”

演之前,得练啊,季铭两边一起上,虽然有B角协调,但绝对要累死。

“大家都觉得我闲着呢。”季铭笑了一阵。

其实从《默》拍完,从之前合作过的京城文化宋总,还有企鹅影视,另外没合作过的那几家企业,诸如华艺、宏鑫之类的,已经不断地接触他了,新剧本也好,新项目也好——《哪吒》爆了之后,递过来的项目就更广泛了。再到《默》威尼斯拿奖,杨如意和林冉那边的电话,基本上停不下来,不得不再往下面的工作人员身上推,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可是季铭一个没接。

“季铭是要开始养老么?”

“生前何必久睡啊?”

“他那么闲着干嘛呀?”

季铭这边就只有说骚奥瑞了……其实他也一直在看剧本,甚至也想自己创作剧本,但灵感这种事儿,总是不可捉摸的,《默》的起源就是去一趟医院就有了,但现在想到死也想不出什么来,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你自己没问题就没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我又不是真的想要养老退休了——说起来,国话那边已经给我报一级演员上去了。”

每年的演员职称评级都在九月份、十月份的样子,国话今年是9月9号报上去,周少红说今年就报了他一个人,一级演员真的挺少见的,毕竟是正高级的职称,不能儿戏,哪怕是国话,也不是年年都有人选——季铭这次破格,主要的还是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话剧大满贯,很多一级演员也没有这个成绩,资历熬上去的。第二个就是《遇仙降》和《流浪地球》都入围了五个一工程奖,官面儿上的表彰基本上都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