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第2/3页)

工业园主任江伟鸣再次提出资金问题。

束华如手一摆,说:“你没钱,我也没钱。你们要滚动发展。”

江伟鸣嘀咕说:“滚动发展谈何容易?出租厂房,卖地,就算有主顾,也都不是马上就能进钱的。日本人8月初就来,咱等不了了。”

束华如叹了口气说:“要不,就想法再贷点款吧,反正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了,三个亿的贷款都欠着,再多欠个千儿八百万的又算什么?!”

财办主任挺为难:“束市长,这只怕也不行呢。建行和工商行早就有话了,就是流动资金贷款也不会再给我们了。”

束华如说:“多说说好话,多做做工作嘛。告诉他们,只要大正的日本人一过来,国际招商成功,我们还贷是不成问题的嘛!”

江伟鸣说:“这些话我们早说过,曹市长也和他们说过,问题是,人家银行可没咱这信心。人家行长见咱就躲,咱请人家吃饭人家都不敢来呀。”

束华如沉下了脸:“那你们除了伸手问我要钱,还能做什么?昨天郭书记倒在了这里,今天你们是不是也想让我倒在这里?我现在先把丑话说在前面:问题怎么解决我不管,反正我下个星期再来看,要还是这种不死不活的样子,我看可以考虑把你们换下来!”

这话一说,大家都不敢做声了。束华如缓和了一下口气,又说:“和银行讲清一个道理,咱国际工业园真要因为这千儿八百万的资金上不去,这已贷下的三个亿就更还不了了。我们和银行现在可以说是一根线上的两只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呀。”

离开国际工业园,束华如按计划赶往市供销大楼,参加全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坐在车里,浏览了一下秘书小白送来的会议材料,束华如意外地发现,民郊县河东村金龙集团上半年的产值竟达7000万,心里生出一丝难得的喜悦,当即问小白:“这个金龙集团的头儿是谁?”

小白说:“是田大道,民郊县的名角。”

束华如说:“好,在全面紧缩的经济形势下,这个田大道能把一个村的产值搞到7000万,真是有能耐。我看可以树个典型,让大家都好好向他学学。”

小白说:“束市长,只怕还得慎重一些才好。这个田大道名声可是不太好哩,就在昨天还惹了事,把民郊变电站包围了。”

束华如的脸挂了下来:“哦?昨天冲砸变电站的是他呀?!”

尽管如此,束华如在讲话中还是三次脱稿提到了河东村的金龙集团,再三强调金龙集团的发展经验应该好好总结一下。原还想见一下田大道其人,可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只得作罢。讲完话后,束华如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平川纺织机械厂,参加纺织机械集团总公司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签字仪式。

平川纺织机械集团总公司是由机械工业部、纺织工业部设在平川的重点大型企业。这是由北方纺织机械公司、平川纺织机械厂及其下属12个分厂为龙头,以市属骨干企业———平川铸造总厂、纺织机械修配厂等27个相关纺织机械厂家为成员,新组建的一家跨行业、跨地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在此之前,郭怀秋曾亲自出面五次赴京和机械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商谈,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确定:在集团成员行业归口不变的前提下,打破条块分割,将集团成员的全部现存国有资产授权给新成立的平川纺织机械集团总公司统一经营。

上个星期,北京的批文终于拿到了,郭怀秋却不在了。

在授权书上签字时,束华如心里直打鼓:谁知道这个纺织机械集团未来的路怎么走?这两年全国的纺织行业和机械行业都不景气,日后集团工作若搞不好,国有资产不能保值增值,这板子打不着去世的郭怀秋,还得打到他束华如的屁股上,不明真相的人又得骂他无能了。

想到此,心头不禁有些酸涩。

看着面前的纺织机械集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张大同,束华如说:“咱这个实体化集团公司可是郭怀秋书记生前抓的一个点呀,将来它能不能搞好,我就看你张大同的了。”

张大同近乎悲壮地说:“束市长,你放心吧,不论怎么困难,我们纺织机械集团都一定要为中国纺织机械工业的大发展杀出一条血路来。”

束华如点点头说:“好,我等着听你们的捷报。”

这日,束华如本打算留在纺织机械集团吃晚饭,饭后和张大同好好谈谈。却不料,在饭桌上刚坐下说了几句话,手机就响了,吴明雄打电话过来,先说了一下机械一厂闹事工人的情况:厂里的工人已经散去,估计今天不会再发生什么事情;后又说国家安全部来了一位副部长,问束华如是不是过来和副部长见见面,陪他在香港大酒店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