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第3/4页)

束华如说:“那就再颠一回吧,等日后路修好了,你这种坐船的感受就找不到了,岂不遗憾?”

是辆半新不旧的桑塔纳,牌号挺大,明显不是市委的,也不是市政府的。车刚开到中山路上,就被一个想带人搭车的交警拦住了。待看清开车的是市长束华如,交警吓了一跳,慌忙敬礼放行。重新上路后,束华如对严长琪解释说:“我今天也够呛,陪农业部一位副部长跑了两个县,看引水工程现场,回来太晚了,司机小刘又刚结了婚,我就放小刘回了家。路过物资局时,问傅局长他们借了这台车。”

严长琪说:“怪不得那个交警敢拦哩。你也不发发市长的脾气,训他几句。不像话嘛,搞特权嘛,难怪老百姓有意见。”

束华如笑了:“我可不敢训他,今天我也违章呢。我只有学员证,按规定没有教练在身旁是不能驾车的。”

严长琪也笑了:“好,你这大市长带头非法开车,真若被交警扣住,让吴书记去领你才好哩,那可是一大新闻了,能上《平川日报》头版头条。”

虽说没有正式驾照,束华如的车开得却挺好。严长琪夸束华如,束华如便直夸自己的教练———司机小刘,说是小刘教练已经说了,他要是去参加路考是必能顺利过关的。

后来就说起了正事。

束华如问:“严市长,建委、交通局的同志好像已把环城路的初步设计方案拿出来了,是不是?”

严长琪说:“是的,三天前就拿出来了,吴书记也几次参与了方案的讨论。目前这个方案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分歧还不小。不过,现在的分歧已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上什么规模,什么标准的问题。”

束华如点点头,又问:“资金落实得怎么样?在水利工程全面开工的情况下,我们能保证环城路的资金需求么?”

严长琪想了想说:“这一点我真没有多少数。按二级路,四车道的标准,我们这六十公里环城路也得两亿多。而若是按吴书记的意思,搞六车道的一级路,可能三个亿都拿不下来。”束华如说:“我给你报一下明账:省交通部门明年初,可以给我们安排2500万修路资金,省交行也答应给我们3000万基础建设投资贷款,市财政最多可以拨出3000万,加在一起就是8500万,如果是3个亿,资金缺口大约是2亿多。”严长琪说:“你这账和吴书记的账是一样,吴书记也和大家说明了,为这2亿多的资金缺口,大家都要去想办法。还说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真是给我们出难题呢。”

这时,车已出了主城区,到了龙凤山前。

束华如停下车,和严长琪一起信步走到山脚下的长风亭,居高临下望着入夜的平川问严长琪:“如果市委、市政府决心要在这种情况下上环城路,资金这个难题最终有没有办法解决?可能出现的最大被动又是什么?”严长琪想了想说:“我认为,有这8500万做底子,先干起来是没问题的。资金缺口说起来是2亿多,可实际上也并没有这么多。这几天我沿规划中的环城路仔细看了一下,发现不少需拆迁的单位都是省里和中央各部驻平川的工矿企业。如果能得到这些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能让他们自己解决拆迁费用,那么,至少能省下几千万资金。环城路2/3在民郊县,民郊是最大的受益县,又是我们平川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县,如果市里能说服民郊的程谓奇拿出几千万,缺口也就是1亿左右,最多不超过1.3亿。束华如拍打着长风亭上的围栏说:“我看这两个办法都可行。我们上这个环城路不是为了自己。不论是中央各部企业还是省属企业,都是受益者,身在平川他们也为路所困哩。现在要为道路做点贡献。我们多做做工作,估计他们是乐意的。至于民郊,那就更没话说了,路修在你程谓奇的地界上,促进了你民郊地面上的繁荣,你不掏两个大子就行了么?”

严长琪说:“真能把这些措施都落到实处,上四车道的二级路应该说没多大的问题。可吴书记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定要上六车道的一级路,路基要搞到六十米宽,这一来,资金上肯定有问题,还有拆迁量也加大了许多。”

束华如点点头:“是的,平川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不过,环城路既然下了决心上,我的意见也是尽可能把标准搞得高一些。时代在发展嘛,路修好一些,修宽一些,对日后有好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先上四车道二级路的意见,你也可以在明天的会上提出来,大家讨论嘛!”

严长琪说:“免了吧,这是市委的常委扩大会,能扩大到我这个党外副市长去听听就不错了,我还多说啥?你们市委定了的事大家就执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