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陈年老债还得新人偿(第4/16页)

马智琛摆了摆头:“那都是些无中生有的东西,是想抹黑古大人。”

“无中生有?”余海风说,“会不会无风不起浪?”

马智琛说:“恐怕是这个风起那个浪。”

马智琛向余海风承认,他最近非常苦恼,因为背后有很多人在整古大人,这股势力大得很,他是完全无能为力。马智琛说,他开始跟着古大人干的时候,古大人其实还给过他一个秘密任务,就是了解黔阳的官员和商人之间的利益链。马智琛说:“本来,有些话,我是不该说的。你爹和我爹,都是这条利益链上的人。”

余海风沉默了。如果不是这次参与营救行动,他还不知道这些。有些人说,归根结底是那些商人坏,他们拿钱腐蚀了官员。可余海风知道,正是那些官员,想尽一切办法捞钱,无所不用其极,商人为了生存,才不得不被绑上战车。光是这次营救父亲,余家就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现在这个社会,我算是看透了。”他说,“正经做事的人,就当不了官,至少当不了大官。正经做生意的,也一定发不了财。要发财,就一定要官商勾结。”

马智琛说:“是啊,真是太可怕了。现在这个社会,几乎没有几个人是干净的。就连那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也不再甘心当良民了,白天是人,夜晚是鬼,跑出来当土匪了。”

又有一次,马智琛对余海风说:“海风哥,你听说没有?广东打起来了。”

“我听说了。”余海风说,“我泱泱大国,难道还怕几个洋鬼子?”

马智琛摆了摆头,说:“海风哥,你真该出来走走,不要老是在这个商人圈子里。只要更多地接触社会,你了解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余海风问:“你倒是了解到什么?”

马智琛说:“我听说,这次战争,是朝廷的政策错误引起的。”

“朝廷的政策错误?”余海风看了看四周,“你是指禁烟?”

“不是。禁烟只是结果,不是源头。”马智琛说,“中国的朝廷不懂经济也不讲经济,以为只要把官员管好了,就万事大吉了。以前可能如此,现在不同了。”

余海风:“现在为什么不同了?有什么不同?”

马智琛说:“以前,中国没有那么多人口,朝廷不考虑经济,日子也能过,甚至还能很富裕地过。可现在,和明朝时相比,人口翻了一倍,再不考虑经济,就养不活这些人。事实上,我们把大量的丝绸、瓷器以及茶叶运到国外去卖。我们认为是我们的商人在和别人做生意,可人家国外不这样看,他们认为是国家和国家在做生意,所以就要求,你既然向我们国家卖东西,我们也应该向你们国家卖东西。我们的朝廷根本不向他们开放市场,所以,他们就把鸦片偷偷地运了进来。”

余海风说:“这个我明白。比如说,我们余家,老是向你们马家卖东西,却不买你们马家的东西,一段时间之后,你们马家就没有钱,只有东西了。”

马智琛说:“就是这个道理。我听说,这次战争,人家就是想把我们打服,要我们承认他们的贸易地位。”

余海风说:“做生意就要讲平等。平等是通过谈判得到的,通过打,哪有平等可言?”

“是啊,很多人都在担心这件事。”马智琛说,“人家先是想谈判,可我们不肯和他们谈,于是他们搞鸦片走私。最初,我们的朝廷,好像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小小的鸦片,可以把一个国家搞乱,又因为很多大官,从鸦片生意中赚到了大钱,所以,并没有管这件事。而现在,突然要管,可事情已经闹大了。”

“闹大了,会是什么结果?”余海风问。

马智琛说:“我也想不明白。不过,我听人家说,林钦差和所有的禁烟派,恐怕要倒霉,而且是倒大霉。”

余海风说:“如果禁烟派要倒霉,古大人是不是也会倒霉?那你怎么办?”

马智琛说:“我倒无所谓,反正我身强力壮,有手有脚,还饿不死。只可惜,古大人这样的好官如果倒了霉,我们这个国家,恐怕是真的没有希望了。”

余海风不想忧国忧民,只想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可有一点,他不明白,他的日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过呢?为什么事情总是不如意呢?比如和家里的关系,哪怕父亲出狱,也没有改善,反而更差了。弟弟和巧巧的孩子刘涵秋出生,余家办三朝酒,余海风回去了,原想借此改善关系。他以为他和家里的关系之所以出问题,源于自己同刘巧巧的关系。可现在,巧巧已经生下弟弟的孩子,这段关系,早已经成为过去了。

没料到,他拿回去的礼品,被弟弟扔了出来。

余家经此一劫,一年多时间没有做生意,又花了大量的钱,家底已经被掏空了。为了翻身,余成长借了很多钱,计划在春节期间跑一趟云南。春节期间,洪江商人通常不再出远门,余家不同,不借助这个空当翻身,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