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音乐人孟琦说,无论是图书还是音像制品,网络盗版,比实体盗版更疯狂。

音乐人推出一首歌一个专辑,需要极大的投入。我们辛辛苦苦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弄出一张唱片,结果网上网下一起盗版,网下卖得到处都是,网上呢?直接挂上去,免费下载,招呼都不用打一个。正规的网站盗,黑网站也盗。谁如果说这是侵权,他还不干。

孙志华在唐小舟耳边小声地说,这样说是不是泛了点?这些人,个个能说,这样说下去,没完没了。

唐小舟小声地说.他们心里有气.先让他们出一出。接下来.我们引导一下,你看,是你说还是我说?

孙志华说,还是你说吧,对文化这一摊子,我是外行。

唐小舟说,那好,我先说,你来补充。

在孟琦说完之后,唐小舟清了清嗓子,说,我也算是一个文化人,和这里很多人都是好朋友。不过,你们今天提到的事,我还真是一知半解。刚才我听了半天,觉得大家都说得很好,有理有节,有思考也有忧虑,同时还有爱国情怀。下面,我想大家是不是说点具体的?据我所知,新闻出版,书报刊又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一直是新闻出版局在管,而报刊、图书和唱片等的发行市场的规范管理,文化厅下面有一个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好像是专门管这件事的吧?你们为什么不找这些部门反应,却找到信访办来?

王昭立即说,如果这些部门能够管事,我们哪里还搞什么信访?

唐小舟说,据我所知,新闻出版局的管理力度是很大的,他们的管理也很成功,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

唐占东说,小舟,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新闻出版局管的是正规出版单位。正规出版单位如果非法经营,或者打擦边球什么的,那好,新闻出版局正好可以管着你。管着你的刊号书号,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着你的领导任命。但是,对于根本不用刊号书号甚至根本没有出版资质的网站,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你找他们投诉?他们根本就不理,不在他们的管理范围嘛。我的书,被某个知名网站非法盗用,我投诉了很多次,一点用都没有。至于市场,他们所能做的,也就是要求出版单位向梁道批发的时候,发放悄售委托书,以便市场管理部门查验。

市场管理的职权在文化部门,可文化部门又有什么职权?他们的职权是查获非法出版物后,予以没收,并且按三到五倍罚款。他们去查零售市场?那些零售店,正版和盗版一起卖,就算查到一两本盗版,怎么处理?盗版书定价十元,罚五倍也就五十元,还不够他们喝矿泉水的。查二级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对他们那一套太熟了,连人员都熟,早就想好了对付的办法。二级批发商不会把非法出版物摆在台面上出售,都是藏在什么地方,熟悉的客户来了,就卖,若是有人来查,很短的时间内,立即转移。何况,那些市场管理人员和他们熟了,甚至关系很好,平常一起打牌一起喝酒,也不会真去查,上面下令要查,他们就找过去,收缴一点做做样子。这样的搞法,对非法经营,半点威慑都没有,反而让非法经营表面化。

唐小舟问,你们去举报呢?他们难道不管?

王昭说,他们也不是不管,你去举报,他们也会派人去查一下。去二级市场肯定是查不到,他们会告诉你,查过了,二级市场没有,书店也不敢卖,可能是地摊货。地摊是流动的,没法查。让你哭笑不得。

君卓说,还有比这个更离谱的。我的书,出版社已经查明了盗版厂。出版社就向当地的执法部门报案,你们绝对想不到,执法部门怎么回答的?他们说,我们办案经费有限,你们如果支持五万元办案经费,我们立即去抓人。打这个电话的时候,我在场。我们的执法部门原来不是在执法,而是在做生意赚钱。既然受损害者没法给他们钱,他们自然就向别的人收保护费去了。

谈了这么多,唐小舟也意识到,这事还真是麻烦。

这件事所体现的,恰恰是中国的行政现状,并非没有法律,也并非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关键在于,其职能的底线在哪里?多头执法是一个问题,只对上司负责不对职责负责是另一个问题。有利的时候,大家都去争去抢去夺,没有利或者微利的时候,大家都退都躲。执法权成了一种生意,有人告来了?正好,请提供办案经费,正好可以充实小金库。没有人告?那更好,隔三岔五去收一收保护费,正好增加个人的收入。上面过问起来,每个部门都能振振有词,做了多少事,取得了多么辉煌的业绩,辉煌的背后,却是市场乱不堪,乱象生。不仅文化市场如此,其他市场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