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凡是能给企业开罚单的,都得尊为“神”(第2/10页)

莞东是黎元清的老家,也是“宝丰园”进入内地后建立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宝丰园”正是从这里起步,飞往全国的。尽管现在“宝丰园”的生产基地已发展到六个,但莞东这个大本营绝不能出事。对方冲莞东基地下手,意图非常明显,莞东不是你的大本营吗,我把你的大本营搞乱,看你在其他地方还能撑得下去?

温启刚本打算紧急赶往莞东,亲自处理这事。曹彬彬提醒了他:“你这一去,不正中对方下怀吗?对方可能知道你来粤州了,他们也怕,所以……”曹彬彬没把话讲完,但后面的意思,温启刚很清楚。

“我倒觉得,对方这是个圈套,工商和税务进去,未必是真查,当然查也查不出问题,他们就是要分散你的精力,让你顾不上市场。”一直不怎么讲话的王小山说。

温启刚觉得他们两人讲得有道理,遂听从他们的建议,在电话里跟莞东那边一一做了交代,要他们沉着,注意三个环节:一是认真配合检查,不管那些人查什么,都要积极对待。二是特别注意安全,越是这时候,安全生产越不能放松。第三,也是温启刚最担心的,莞东的市场不能丢,如果“宝丰园”连莞东这块市场都保不住,那就根本别指望做大市场了。

“要让‘劲妙’在莞东一罐都销不出!”温启刚近乎咬牙切齿地说。

直到把莞东的事安排妥当,温启刚的心才稍稍平静了些。曹彬彬晚上有事,吃过饭,草草说了几句就走了,他的意思是让王小山陪陪温启刚。“温总这几天太累,小山子,你就替我尽尽地主之谊,不能让温总的神经老绷着,想想办法,让温总放松下来。”王小山很配合,也很热情,但温启刚还是坚持推开了。让一个模特跟在身边,他不习惯,再说了,这天的王小山打扮得实在是艳,吃饭的时候温启刚都不敢多看她一眼,让她陪他,等于是杀他。

他想一个人在街上走走,顺便理一下思路。走着走着,温启刚的思路又回到姜华仁身上。

要说这几天完全没有收获,那也是假话,再怎么着,温启刚也不是无能之辈,就算“劲妙”布下了金刚阵,他一样能撬开一个洞。

粤州“劲妙”的确有强大的政府背景。

这一点,温启刚算是查清了。

温启刚同时获得信息,华仁集团放弃主业,全力进军饮料业,并不是姜华仁志向在此,而是迫不得已。

“劲妙”有苦衷!

“知不知道姜华仁跟谁发生了过节儿?”那天吃饭时,温启刚请的一位领导说。

“谁?”

“说出来怕会吓着你,天海集团。”他苦笑着说。

这位领导目前还在实职上,论职务,远在区长沈新宇之上;论实力,更是不输给沈新宇。一开始他是不肯出来的,温启刚这次来粤州,最难见的就是这位。后来温启刚动用了北京的一个关系,才把他请出来。当然,这样的领导只要出来,就不会有什么保留了。按他的话说,大家怕说话,是怕丢官帽,其实官帽这东西,越怕丢,它越戴不住。

“再说了,他姜华仁能管住众人的嘴?他算老几,不就一跳蚤嘛!启刚呀,所有这些,都是另一个人策划的,乔建军这人你听过吧,听说是他盯上了姜华仁。”

“乔建军?”温启刚吓了一跳,紧接着问,“您的意思是,华仁集团跟乔建军干上了?”

领导呵呵一笑,活动了下筋骨:“不是干上,姜华仁还没有资格跟乔建军干。乔建军对华仁旗下的两个项目很有兴趣,但凡乔建军看中的,别人只能拱手相让,这就是规则。”

“横刀夺爱?”

“业界不这么叫,你是行家,应该懂得习惯性的叫法是收购或控股。”

“哪两个?”

“华仁最赚钱的白石湾水城,还有金龙高速四号段。”

天哪,温启刚连着倒吸了几口冷气,感觉脊背一阵凉。

乔建军是天海集团掌门人,粤州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这个人,神秘啊!而白石湾水城,正是外界风传的让姜华仁遭遇困境的项目。都说姜华仁在这个项目上栽了,具体怎么栽的却不得而知。温启刚也仅仅是对这个项目有些初步了解,该项目放在全国地产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到令人无法想象。不但填海造田,还要在海上建一个超豪华度假村,整个工程分三期,单是一期投资就有五十个亿,还是用美金来计算的。

“这事确凿?”温启刚感觉被这些事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领导往后靠了靠,摆出一副苍凉的样子说:“温总啊,谣言不是谁都可以造的,你请我来,不就是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吗?今天我把知道的都告诉你,不过出了这个门,我可就什么也不负责了。信不信,全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