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第2/11页)

“好啦,再没其他事了。我跟二位呢,就是简单见个面,打声招呼。”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了,二位忙你们的,我就不多打扰了,我得赶着去抱鸡,这只令人厌恶的鸡。”

就这么着,黎元清统共说了不到十分钟的话,走了,把温启刚和黄永庆留在了那间宽大的会议室里。黎元清都出去好一阵了,两人还缓不过劲,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不相信董事长风尘仆仆地赶来,就是为了跟他们说这几句话!

黎元清果真是来抱鸡的,按他的说法,东州药业这档子事因他黎元清而起,就必须因他黎元清而灭。事实也是如此,这么多年来,在“宝丰园”品牌如何租赁、如何跟东州药业合作等重大问题上,黎元清都是一人在操作,怕是唐落落也插不了手。

东州药业跟好力奇翻脸是迟早的事,世界上没有哪种合作是永恒的,只要有利益分享,就有冲突,冲突发展到一定时候,就要崩盘,这是铁律。但黎元清没想到崩盘会来得这么快,或者说,对方提出的条件会如此苛刻。都是利益惹的祸啊!每每想起这些,黎元清就有一种被人宰割、被人煮熟了囫囵吞掉的悲凉感觉。先喂肥,再宰杀,这就是黎元清看到的现实。

可他又能怎样呢?

要说他还是比较幸运的,到现在还自由着,没进去。其实,在有关方面着手调查左翼民的时候,黎元清就知道,自己自由的时间不多了,也许几个月,也许更短。打那天起,黎元清就开始做一件事:打理自己的资产,该卖的卖,该捐出去的捐出去。他不是一个悲观的人,真不是。对该来的结局,他早做好了迎接的准备。有什么呢,不就是进去吗?不就是终结他现在的人生,换一种活法吗?这一点他受得了,在河里游走的人,淹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尤其是他这种经常在深水区闹腾的人。

黎元清到现在还没进去,得益于两个人,一是左翼民,这人够哥们儿,够义气。外界都以为,只要左翼民进去,所有的黑幕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抖出来,不只是他黎元清,怕是跟“宝丰园”这个品牌沾过的所有人,都会迎来一个寒冷的冬天。现在的事实证明,左翼民并没如这些人的愿,他像一个哑巴一样蹲在里面,愣是不张开那张装满秘密的嘴,这让很多人失望,太失望了。另一个人就是原东州市委书记、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顾元涛。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领导,黎元清在内地跟无数领导打过交道,也做过交易,从没哪个人让他这么敬重,不,是敬仰。他有一个记事本,以前是纸质的,现在是电子的,上面详细记录着他在内地经商,培育和发展“宝丰园”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好力奇这家企业的过程中,跟内地所有领导的联系,以及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交易。小到普通办事员、税收人员、质检人员,甚至是街道办的临时工作人员,大到部级干部,独独没有顾元涛的名字。不是他网开一面,没记,而是他跟顾元涛之间真没什么交易,没有!其实,掀起好力奇跟东州药业之间的风波,让两家原本能走到一块儿,能形成合力的企业分道扬镳,互相撕咬,闹得你死我活,不是为了经济,也不是为了“宝丰园”这个品牌,是有人想借这事干掉顾元涛!政治永远是经济最大的杀手,也是经济的死敌,但政治这玩意儿的生命力太强大了,所有的东西碰到它都得死。这是黎元清奋斗多年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但黎元清觉得,政治有时候很搞笑。比如这次,他本来在外面跟师太一起搞法事,也算是公益活动。师太有个大想法,想借他的手把五家已经被地震毁了的寺院重新建起来。反正他现在不需要钱了,挣那么多钱,得做点事。谁知就在他们现场勘察时,他突然接到这边的一个电话,要他火速回内地一趟,有件事必须由他善后,若要来晚了,后果不堪设想。

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东州现任市长陈思达。

对这个人,黎元清真是不想提。好力奇跟东州药业的合作当初是经了陈思达的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陈思达这些年进步很快,从部门负责人快速上升到市长位置,不简单。但是,东州药业跟好力奇之间的矛盾,以及前后一系列的纠纷,也绝对是因此人而起。成也是他,败也是他,成败皆因贪心。

也怪黎元清,发现陈思达人品不好,不是他愿意结交的那类人后,他主动放松了跟陈思达的联系,细想起来,这两年他都没单独约请过人家,更不要说烧香磕头了。以前他还把陈思达当个人物,逢年过节,好力奇给各路神仙送年货送礼包时,他还特意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把这人忘了。可是最近两年,他真是把这人彻底忘了。不但自己不理,还要求温启刚、唐落落他们也离他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