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引起市常委领导注意 三万元救急(第2/5页)

朱兵感慨地道:“照图施工,说起容易,做起就很难。好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都想尽办法偷工减料,这就是豆腐渣工程数不胜数的原因之一。”

走上青林场镇,已经是接近中午1点钟,一行人又累又渴,侯卫东赶紧在基金会旁边的馆子里安排了一桌。坐上席后,朱兵捂着酒杯道:“我下午还要赶回去开一个会,只和侯卫东喝一杯。”

和侯卫东碰了一杯酒,朱兵痛快地表态道:“工程队进场以后,从芬刚石场进材料。从今天起,石场就要多打碎石,多备料,确保工程进度。”

得到了交通局朱兵的承诺,侯卫东和曾宪刚自然极为高兴,不过,高兴中也带着忧愁。侯卫东和曾宪刚先期各投入了两万元,买设备、炸药、拉电、付青亩费及土地费管理费,已经所剩无几了。在石场上班的附近村民也小心翼翼地提出预付工资。

两人在曾宪刚家里,算来算去,至少还要两万元,才能将局面支撑下去。侯卫东的启动资金是找父母借的,曾宪刚才修了房子,更是资金短缺,这一万元还是找朋友东拼西凑弄来的。

俗话说,一分钱憋死英雄汉,更何况是两万元。曾宪刚愁容满面,道:“还能想什么办法,能想的办法我都想过了。”

侯卫东又发挥出修公路时的顽强精神,道:“我就不信,活人被尿憋死了,一定要想出办法。难道就让区区两万元钱破坏了我们的发财大计?”

“实在不行就贷款。白春城平时说得好听,到了关键时候就靠不住了。黄卫革我不熟悉,听说也不太好说话,我直接去找粟镇长,请他出面为我们贷款。”

曾宪刚道:“如果粟镇长肯帮忙,就完全没有问题。”

他老婆听到贷款就在一旁抱怨道:“家里所有钱都用完了。贷款利息又这么高,以后还不起,把房子抵了,我们一家人就睡到山上去。”

曾宪刚本来就心烦,听到老婆的抱怨就冒鬼火,道:“男人的事你少插嘴,去弄一盆火锅鱼,味道整好点,我和疯子兄弟边吃边聊。”他又对侯卫东道:“婆娘家,头发长,见识短,莫介意。”

侯卫东笑道:“我的绰号就叫疯子,疯子从来不生这些闲气。”

喝了酒,侯卫东沿着陡峭的小道下山,沿途风景比另一条小道更为优美。可是他心里想着贷款,无心看风景,一边飞奔,一边在脑子里琢磨如何才能贷到款。

第一次贷款是为了公事,这一次贷款纯粹是为了私事,如何开口,就需要技巧。

粟明下村去了,并不在办公室。侯卫东不愿意在镇政府久待,和杨凤打了招呼以后,便坐在粟明回家的必经之地,买了一包云烟,吞云吐雾地等着他。

4点钟的时候,才看见粟明提着包朝家里走。

侯卫东连忙站了起来,道:“粟镇长。”

粟明上午到了红河坝村,中午在晏道理家里喝酒,一人对两人,把村长、支书灌得大醉。他的头也微微有些昏眩,看到侯卫东,道:“找我有事吗?走,到家里去说。”

到了家,粟明就靠在沙发上,眯着眼休息了几十秒,才道:“卫东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他分管公路建设,知道侯卫东为了上青林费尽了心力,赵永胜那天的态度实在不应该。更难得的是,侯卫东受到如此待遇,并没有消沉,仍然坚持在施工现场。经过此事,他对侯卫东再高看了一眼。

听了侯卫东的请求,粟明皱着眉头,道:“又要贷款?”

侯卫东道:“刘维的工程款还差五千。另外,我还想贷款支付一些预付款。”

粟明道:“若在以前,这事也好办,我给黄卫革说一声,办了手续就能取钱。不过,镇里最近成立了一个财经监督小组,由赵书记任组长,凡是开支在五千元以上的款项,要同时有财经监督小组组长和秦镇长的签字才能够报销,基金会的相关手续也同样办理。”他把话挑明了:“赵书记对你有误会,如果是以你的名义贷款,恐怕通不过。”

历来都是镇长一支笔审批,赵永胜弄一个财经监督小组,实际上是把秦飞跃最重要的财权限制了。听闻此语,侯卫东知事不可为,怏怏而回。

他漫无目的地在下青林场镇走来走去,把自己认识的人全部过了一遍。他认识的人极其有限,无人能帮他解决这部分资金。突然,他想到了远在广州的蒋大力,连忙找了一个公用电话,照着他上次留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接通,却无人接听。

有了救星蒋大力,他看到了希望。侯卫东没有在下青林场镇久待,回了上青林,他没有耽误,真奔院子角落的邮政代办点。

蒋大力的电话仍然无人接听。

侯卫东隔几分钟打一个,连打五个,仍然无人接听。此时已接近7点,按正常时间,小佳已经离开了办公室,找不到蒋大力,侯卫东顺手给小佳打了过去,谁知小佳仍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