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要理解领导话外的意思 风起青萍 (第3/4页)

他和村干部说笑了几句,表情郑重起来,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领导,这是镇长助理刘坤,从县政府办公室综合科调到我们青林镇的,以后分管企业和计划生育工作。”

然后一一介绍村干部给刘坤认识,当介绍到侯卫东时,赵永胜简短地说了一句:“这是上青林工作组副组长侯卫东。”刘坤主动伸出手,笑道:“侯卫东,你好,以后要多多支持工作。”

刘坤又对赵永胜介绍道:“我和侯卫东是大学同学。”

赵永胜“喔”了一声,道:“侯卫东,你的同学都当上镇长助理了,你还要努力。”自从知道侯卫东女朋友张小佳是市建委红人,他一直在弥补与侯卫东的关系,见面总是有意无意地找些话说,一改往日的冰冷态度。

侯卫东心里颇不是味道,更有许多不服气,却无处发泄。

大家坐进了独石村的会议室,这间会议室类似于教室。讲桌的位置安了两张桌子,赵永胜居中而坐,刘坤位于其左,唐树刚位于其右,侯卫东和村里的干部坐在下首。

“今年的农业税,独石村增幅排在前几名,这说明村干部是有战斗力的。”赵永胜充满了自信,说话时还用了几个手势。

刘坤低着头,在纸上飞快地记着什么,神情很是严肃。他的头发梳成三七的偏分,还用了摩丝,很亮很整齐。

侯卫东抽起一根红塔山,无意中吐出一个烟圈,在众多烟雾中袅袅地上升,又在接近屋顶时爆裂。在他的目光中,赵永胜的嘴不断地开开合合,说出的话就如上青林的山蚊子一样,在屋里飞来转去。他用手拂了拂脸,似乎这样就能将蚊子赶走。

赵永胜终于讲完了,以后就轮到了刘坤,侯卫东立刻将耳朵立了起来,心道:“两年时间,刘坤到底有多大的进步?”

“我叫刘坤,以前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经组织安排到青林镇工作,能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是我的荣幸。”说到这,刘坤特意停了一下,看了对面的几位村干部,又道,“我从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机关工作,没有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在基层工作上,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我一定要向在座的各位多学习,希望你们不吝赐教。”

听了开场白,侯卫东不得不承认,刘坤的开场白很是得体。“这个家伙,确实有了进步。”得出了这个结论,侯卫东心里就有了一些失落。

“赵书记让我分管计生和企业办,我一定尽心尽力,将分管的事情做好。上青林具有资源优势,通了公路就如虎添翼。我在这里承诺,三年之内,将使上青林企业更上一层楼,使青林镇成为益杨县的工业强镇。”最后几句话,刘坤将掩藏在内心深处的骄傲与自信表达了出来。

赵永胜微微皱了眉,暗道:“刘坤这话说得太满了,没有给自己留余地。”

见面结束,接下来的节目自然就是喝酒吃饭。秦大江搓着手对赵永胜道:“今天家没有泡豆子,吃不成豆花,刘助理是第一次来,我们就到镇里去吃饭。”

赵永胜摆摆手,道:“工作餐不吃馆子,你家堂客的菜弄得好吃,老规矩,吃土鸡,喝梅子酒。”

众人来到了秦大江家里,秦大江原来安排在场镇吃饭,家里没有什么准备。秦大江的老婆就到后山捉了一只鸡,宰了,在炉灶加了几把大柴,用大火一阵猛冲,很快香味就透了出来。

在等待吃饭的间隙,几人就在外面打起了很是流行的双扣。赵永胜和刘坤结成对子,对阵秦大江和江上山。

侯卫东搬了一张椅子,坐在屋檐下喝着益杨新茶。这种明前茶,虽然名气不大,味道却很实在。喝着茶,侯卫东抬头看青林山顶,山高云淡,气象万千。

等到鸡汤的香气扑鼻而来,大家也真饿了。

秦大江堂客不好意思地道:“赵书记要来,秦大江又不早点说,早点给我说,我就用瓦罐来熬,味道好得多。”

众人围坐在一起,秦大江的酒量在青林镇属于魁首之类。他今天拿出了大盆的梅子酒,准备按照上青林的规矩,将初次上来的刘坤喝倒。

赵永胜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干部,清楚秦大江的心思,却并不阻止,他也想看看刘坤的酒量以及喝酒时的表现。俗话说,牌品看人品,酒风看作风。话虽糙,却是经过检验的道理,赵永胜深信之。

在他的暗示和纵容之下,独石村诸干部向刘坤发起了进攻。

梅子酒是上青林的农家酒,度数不高,估计不到三十度,入口甚淡。刘坤被村干部围攻一圈以后,感觉有些醉意了,他用手捂着大酒杯,无论秦大江等人怎样巧舌如簧,他也不肯就范。

秦大江举着酒杯,劝道:“上青林的规矩是上山三圈酒,只要是新到上青林,都要这样喝,你才喝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