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县委秘书第一天:双规公安局局长 酒战(第4/5页)

侯卫东解释道:“我调到了县委办。”

张姨很喜欢有礼貌的铁瑞青,听她这样称呼,奇怪地问道:“小侯年龄也不大,怎么是瑞青的老师?”

侯卫东对张姨甚是尊敬,道:“我从沙州学院毕业以后,分到了青林镇上青林工作,那时铁瑞青正在读高中,我辅导过她的英语。”

铁瑞青在一旁道:“我妈妈能治好病,全靠侯老师帮助。”

侯卫东道:“这些小事不必说,你妈妈身体恢复得如何?”

“手术很成功,我妈每天在小学操场上锻炼,现在恢复得不错。自从上青林场镇通了客车,进货不用走山路了,门面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一门心思攒钱。”虽然侯卫东从来没有催过钱,可是借钱之事却压在铁家每一个人的心上,她这番话,暗示着家里人都在努力赚钱,并没有存心赖账。

侯卫东当然听懂了话外之音,心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当真不错,铁瑞青真懂事。”口里道:“给铁校长和你妈妈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专心治疗和保养身体,其他的事情都不必考虑。”这三年,上青林碎石名声已传遍沙州全境,稍大一些的工程都在使用价钱适中且质量优良的上青林碎石,几个石场的利润让侯卫东赚了个盆满钵满,铁柄生借的钱,他确实没有放在心上。

铁瑞青听懂了侯卫东的话,道:“我明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大学毕业以后,家里的条件自然就好了。”

两人所说的话都有深意,只有他们才听得明白。

“侯卫东”这个名字,周菁早就听熟了,按以前的想象,偏僻山区的石场老板多半是满脸横肉的土老肥,今天见到侯卫东,虽然脸上皮肤黑黝黝的,可是黑得还挺英俊,心道:“侯卫东相貌气质不错,又能给大舅当秘书,能力自然也不错。铁瑞青多半对侯卫东有单相思,只是这小丫头自己没有意识到。”张姨在一旁感叹:“地球很大又很小,没有想到瑞青与小侯这么熟悉!”

侯卫东道:“我以前在上青林工作过,上青林就是脸盆大一条街,大家都很熟悉。”

听侯卫东说得幽默,大家都笑。

“铁瑞青的父亲叫铁柄生,是上青林的小学校长,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最艰苦的地方办学,把上青林小学办成了青林镇甚至是益杨最好的乡镇小学,培养了好几代上青林子弟。”

铁瑞青听到父亲得到了侯卫东的高度评价,两眼亮晶晶的。

“原来小铁的爸爸是上青林小学校长,怪不得这么懂事。以后要多帮帮周菁,她从小娇气,从来没有吃过苦。”铁瑞青家教良好,与人交往很有礼貌,为人也朴实,张姨很是喜欢。

祝老爷子走了出来,他剖了鱼,满手血,对周菁道:“丫头,去叫大舅。”

周菁撒娇道:“外公,每次回来都让我吃鱼,下次要换花样了。”

老爷子瞪着眼,假装生气:“我的鱼都是河沟里的土鲫鱼,一般人吃不到,外公的手艺不好吗?”

周菁吐了吐舌头,一边往楼上走,一边道:“外公手艺好,可是天天吃鱼,我也快变成鱼了。”

老爷子着实疼爱这个聪慧的外孙女,笑道:“下次要回家,早点打电话回来,我给你弄酸萝卜老鸭子汤。”

周菁回头道:“我要吃白鹤汤。”

这些年来,岭西农村开始种懒人庄稼,冬天不犁田,等着水稻茬子留在田里,烂掉以后,还可以用作肥料。人的活动少了,白鹤慢慢就多了,岭西城郊的人生活比较富裕,也没有人真的去打白鹤来吃,周菁更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吃白鹤纯粹是与外公开玩笑。

饭菜做好以后,周菁上楼把大舅祝焱扶了下来。

祝焱眼睛还是红红的,头发乱成一团,就如居家大叔一般,一点都没有县委书记的威严。张姨给他舀了碗酸鱼汤,道:“你也老大不小的,有事无事喝这么多酒干什么,不仅对身体不好,对记忆力也有损害。”

祝焱慢慢地品着酸萝卜鲫鱼汤,这一道菜是家里的保留菜,味道鲜美,回味无穷。菜品美味的关键并不是鱼,而是辅菜酸萝卜。老爷子曾经是省计委主任,在文革时当过右派,在铁州乡下学到了做泡菜的绝活。文革结束以后,家里餐桌上就会定期出现酸萝卜炖鸭子、酸萝卜炖鲫鱼、酸萝卜炖排骨。

喝下一大碗酸汤,祝焱出了一身热汗,肠胃通透,身体也就舒服了,问:“小菁,铁瑞青,你们两人暑期到省城打工,有什么心得?”

铁瑞青是周菁的好朋友,周菁到益杨大舅家里玩,时常带上铁瑞青。上青林修公路时发生的最原汁原味的故事,祝焱就是从铁瑞青口中得知,此事挺有革命英雄主义色彩,他听到耳中记在了心中。因此在益杨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庆达集团老总张木山提起侯卫东以后,祝焱立刻表态让侯卫东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