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升迁风暴(第3/17页)

苏一玮又说了一声“谢谢部长”,告辞出来,脸还像着了火一样发烧,心却乱得一塌糊涂。想起数月前为了跑代市长,他从这道门里走来时,还以为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谢长顺,没想到数月后的今天,他顺利地当上了代市长,又从这道门里出来时,才觉得事情并非他想象得那样复杂,谢长顺并不是他想象的谢长顺,而是一个令人值得敬仰的谢长顺。如果谢长顺要像他当初对待杨明山那样对待他,不要说当代市长了,恐怕想保住原来的位子都很危险。想到这里,他禁不住起了一身冷汗,掏出手机给赵守礼打了一个电话,想让他过来说说话,然后把那份纪念币还给他。

不一会儿,赵守礼开车来接他了。

他一上车,赵守礼就高兴地说:“这一天终于盼来了,我不知道怎么给首长庆贺一下才好?要不,我给方进财打个电话找个地方玩玩?”赵守礼说的是真心话,这些天来,他和苏一玮的心情是一样的,都在等着这个好消息。今天,当他听到谢长顺宣读苏一玮任命文件时,他无法不激动,也无法不高兴。他已经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苏一玮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苏一玮的成功,也意味着他的成功。散会后,他就给苏一玮打了电话,说要庆贺庆贺。苏一玮说:“晚上肯定得陪谢部长,改天再安排吧。”刚才,当他接到了苏一玮的电话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散场了,他想开开心。他知道要想让苏一玮开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上叶瑶,但是,他又不好直截了当地说叫叶瑶,只能说叫方进财。

苏一玮却摆了摆手说:“算了,我们开车到没有人的地方坐一坐。”

赵守礼感觉非常奇怪,本应该庆贺,开开心心才是,为什么他的情绪反而有点不对劲?莫不是刚才吃饭不开心,还是谁给他捅了娄子?他本想问一句,又想不问也罢,需要说的时候他肯定会说的。

头条消息

好事来了挡都挡不住,苏一玮头一天被宣布任命为西川市的代市长,第二天《西川日报》和西川电视台的《西川新闻》同时报道了《市长下乡自带干粮》的新闻。这一新闻的影响力相当大,一经刊播后,就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都说这样的市长才是老百姓喜欢的好市长。没想到第三天,这一新闻又被省报省台刊播了,而且在省报的头版上加放了苏一玮蹲在地埂上吃大饼的照片,还加了本报编者按,标题为《呼唤艰苦朴素的精神》,文中对苏一玮这种做法大加赞赏,说这是减轻基层负担,转变机关作风,改变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具体表现,并提倡各地要大力学习推广,把我们丢弃了的艰苦奋斗精神传播下去。

看完报道,苏一玮十分高兴。他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非常及时又非常必要,这对巩固他在西川的政治地位十分有益,而且在全省范围内无疑加强了他的政治影响力。他想他应该给冯副书记打一个电话,一是感谢他对他的关怀与爱护,让他顺利地当上了代市长,二是想从冯副书记那里了解一下省委对那篇报道的看法。电话打通后,冯副书记果然对那篇报道大加赞赏:“一玮呀,做得好,有推广价值。你接连两次登上了省报的头版头条,而且他们还给你加了编者按,在全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如果按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你的前途肯定会更辉煌。”

挂了电话,苏一玮激动得手心里捏满了汗,他知道更辉煌的意思所在,言下之意,按这样发展下去,他有可能还会被提拔为省级领导。这样一想,心就飘了开,仿佛觉得谢长顺给他留下的那丝不快一下子被冲走了,不值一提。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知道有人给他发来了信息,打开手机一看,原来是钟晶晶发的:“看着你吃大饼的样子我就直流口水,嘻嘻,今晚我也要买大饼吃,解解馋!”他看完笑了一下,立马写了一条信息说:“那我去给你解馋。”一摁键发了出去。不一会儿,信息又来了:“好!我等着你!”

下午,天上下起了土,整个天空灰蒙蒙一片,仿佛蒙了一块破抹布。北方的春天是风的季节。一到四五月,西北风就陆陆续续刮开了,一场接着一场的,直刮得人心里发毛。有时候,风不大,只下土,天气预报中称这种天气为扬沙天气,当地的人从不这么叫,都叫风天。出了门,或者从窗外一看,就说,又是风天。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风天,上班的照样上班,种田的照样种田。天气的变化会影响人的情绪,却阻挡不了人们匆匆向前的步伐。

苏一玮就在这样的天气里又一次敲开了钟晶晶的门。

苏一玮好多天没有来这里了,今日一见,分外亲切。钟晶晶紧紧揽住了他的腰,将头伏在他的肩头,喃喃说:“终于又盼来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