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兄弟同志(第4/5页)

平江市委书记罗恭达最近联系过姜松岩,拜托他邀请龚老到平江市看看,在龚家湾兴建的古色古香的龚家大院小住一阵子。

姜松岩说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向龚老或者龚办转达。他要是表示竭力促成罗恭达请他的这件事,并顺带着问一下苏迪南工作调整的事,罗恭达会对苏迪南的工作有一个表态的。

但话说回来,即使姜松岩想解决苏迪南的事也不会答应罗恭达的请托。因为他有他的考量。请龚老到平江、看龚家湾、住龚家大院的事情在姜松岩看来是不可能的,所谓的适当时候几乎不存在。

龚老的出行不是简单的事,他不是你自己家的老太爷,随便就能请出来做什么,涉及一个“龚”字更是牵涉很多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姜松岩看得出,罗恭达搞龚家大院也好,龚家湾也好,都是在做一个大圈子,要借龚老将A省的李开平书记圈进去。

姜松岩觉得罗恭达的这种做法实在是想当然。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没那么容易;但罗恭达似乎在不遗余力地做着。

也难怪,像碑阁那样的项目谈不上政绩,龚老再欣赏也不会认为是他罗恭达的成就,小算盘谁都会打。罗恭达要搞他自己的东西献给龚老。

4

接下来的一件事却使得姜松岩对“兄弟”这个称呼有了另外的体会。

离开北京到Z省后,姜松岩给了翟中将他们一帮泊州在京关系好的人一部手机号码,这部手机平时放在苏可可手里,他们也基本上也没有打过这个电话。翟中将这天却将电话打到姜松岩住的省政府宿舍座机上。姜松岩很是吃惊,这个号码是有密级的,部队上高干的特权真是可以使到方方面面。

已经是晚上十点多,翟中将的电话绝不会是来找他扯什么闲事的,简单的两句寒暄后翟中将就切入正题,他请姜松岩帮他到泊州市公安局捞几个人。怕姜松岩为难,翟中将说这几个人是他领导的孩子,没有犯什么大事,治安违法怕都够不上,只是喝酒后惹下点儿小麻烦。在泊州出事,领导自然想到的是翟中将这个泊州人。领导对这件事的处理有要求,不要有影响,人不要遭罪。翟中将说他在泊州的关系很多,朋友很多,但没有在公安局的直接关系,考虑姜松岩在泊州市做过书记,公安局总有一两个他培养的、管用的人。

这么个事情找到头上来,不论事大事小,姜松岩还是很为难的。事情如果像翟中将说的那样倒还好说,就怕没那么简单。翟中将这种人的脾气,不答应他遭骂是必然的。话说回来,要是这件事不是在泊州,而是发生在Z省的什么地方,有关部队里的事情,他这个分管民政的副省长也要指示妥善处理的。他答应翟中将:“马上了解,马上处理。”

这是翟中将喜欢的口气和方式,他说他会守在电话前等消息。

搁下电话姜松岩想起在泊州时解决过一个下岗警嫂的工作,那个警察叫余志超,在110指挥中心工作。警嫂安排在苏可可工作的学校当校工,一直满怀感激,当年和苏可可关系还不错,苏可可一定有她的联系方式。

姜松岩叫来苏可可,对她说了情况。那几个人既然进了公安局,余志超所在的110指挥中心一定有过出警,先将情况了解一下再说。

电话打过去,警嫂说余志超已经不在110指挥中心,到一个派出所做了所长。正想通过其他方法了解情况,余志超电话打过来。苏可可将事情一说,余志超说事情巧了,就发生在他所在的开发区派出所辖区。今天他值班,“110”将那几个家伙送过来以后,见事情不大,他让下面的人处理。

总归要问一下情况,余志超见苏可可关心这几个人,口气马上变了,称那几个家伙为北京朋友。

几个北京朋友喝了酒以后在饭店的电梯里遇到一个女子,有人轻声地说了声“真是嗨咻的料”,哪知道被这个女子听见了。他们出饭店时女子的男友带了几个人过来,要收拾他们,哪知道反被他们给收拾了。据目击的保安说,几个混混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北京朋友的身手真是了得,受过专业训练,只几招就让几个混混在地上动弹不得。“110”警察到现场时,北京的人跑了一个,其他的三个人很配合警察,什么话也没有说就随他们到了派出所。

姜松岩想一定是跑掉的那个人搬救兵了,他轻声提示苏可可,问派出所打算怎么处理?余志超说,在让这几个人醒酒。晚上八九点进开发区派出所的,一般都和酗酒有关,闻到酒味就给一个塑料桶,先去留置室吐干净了再问事。

苏可可说那个女的真是不省事,说声“嗨咻的料”又怎么了?一个女孩子被说害羞有什么不好?她倒不知道“嗨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