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圈里圈外(第3/8页)

计生局有两个副局长,一个姓郝,叫郝济民;一个姓赵,叫赵玉芹。两个人都比朱士强年长,但是他们对朱士强都言听计从。朱士强善于用人,尤其善于用人所长。很多事情朱士强并不必事必躬亲,只要在背后遥控指挥,两个副职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当然,朱士强也没忘适当地给两个副手一些好处。两个副局长吃点、喝点、拿点,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的事情,朱士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跟他们计较。但是如果他们胡搞乱整、贪赃枉法,在朱士强这里绝对不行。朱士强牢牢地把握着单位的人事和财政大权,凡是涉及到选人用人、费用报销等一档子事儿,完全是朱士强一支笔。所以说,朱士强在计生局拥有的是绝对权力,非其他任何人可比。

赵刚就亲眼见过这么一回事儿。那天,副局长郝济民拿了一沓子票据让朱士强签字报销。朱士强拿到票据之后,仅仅用眼睛扫了几下,就拽出几张不合理的扔在了一边,嘴里说道:“这些让基层单位自己想办法解决,不在咱们报销的范围之内。你也知道,咱们单位的财力非常紧张,不能管他们这些事情。”郝济民红着脸说:“其实这些票据跟基层单位无关,是我前些日子来了几个同学,在外面吃喝招待花了些钱,我想通过这种途径报一下。”朱士强说:“原来是这样啊,你怎么不早说?谁还没有几个亲戚朋友啊,以后但凡是这方面的招待费用,你跟我直说就行,单位财力再紧张,也不差这几个钱。”说完,大笔一挥签了字。郝济民感动得不得了。

通过这件事情,赵刚也明白了,朱士强是一个很讲原则,但又充满了人情味的领导。跟他不能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戏,有事必须摆在明处,否则他的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在单位的公车维修费用报销方面,赵刚也很小心,该报销的报,不该报销的,他也不敢在朱士强面前做什么手脚。

赵刚和朱士强之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领导与司机的关系,说不上有多亲近,但也说不上有多疏远。赵刚感觉自己充其量只能算是进入了朱士强的生活圈,但远还没有进入到朱士强的内心世界。记得赵祖民曾经跟赵刚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领导的司机,你要最终成为领导的心腹才行。什么是领导心腹?就是领导有任何隐秘的事情都不瞒你,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你去做,跟你好得像一个人,把你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赵刚仔细分析了一下,到目前为止,虽然朱士强对自己还算不错,但远还没有达到赵祖民所说的这种境界。看来自己的目的还远没有实现,起码要让朱士强把自己视为贴心人才行。

赵刚的机会终于来了。

朱士强作为一把手,很少自己开车出去,一般都是让赵刚给他当司机。然而这天,朱士强打电话告诉赵刚,让他把车送来,他要一个人出去办事。

赵刚不知道朱士强要办什么事情,思来想去,他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朱士强办的一定是私密的事情,否则朱士强不可能不让他跟着。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他还不是十分信任赵刚。想到这里,赵刚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赵刚将车子交到朱士强的手里,看着他开着车子绝尘而去的样子,就感觉自己的心被紧紧地揪了一下。他暗暗在心里发誓,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要取得朱士强的信任,起码要卸下他的防备心理。

一次,赵刚在打扫车子的时候,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发现了几根女人的长发。这车很少有女人上来坐,即便是小兰的头发,也没有这样长。赵刚想起了那天晚上朱士强单独用过车,这头发一定是那时候留下的。很自然地,赵刚就联想到朱士强一定是在外面有了女人。朱士强的老婆宋桂玲的头发是卷发,而这几根头发则是笔直的长发。想着,赵刚脸红心跳起来。他没有想到,外表看起来如此正人君子的朱士强,背地里也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男人。

从这一天起,赵刚就开始留意起朱士强的一举一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要揭开这个谜底。朱士强在车上接听每一个电话,他都认真地分析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果然,时间久了,赵刚从朱士强的若干个电话里听出了异常。有一个电话赵刚认为很不正常,朱士强每次接听这个电话时,语调都会压低很多,好像是很怕被赵刚听到。对方似乎也很有分寸,每次都是先问朱士强在哪里,朱士强如果回答说在车里,对方就说“那我一会儿再打给你”,然后适时地挂掉电话。赵刚虽然听不清两个人谈话的内容,但能隐约听出对方是个女人,并且和朱士强的关系很暧昧,这一点从朱士强的语气中就能够感觉出来。这个电话显然不是朱士强的老婆宋桂玲打来的,因为每次宋桂玲打来电话的时候,朱士强都显得很没有耐性,连声音都会提高八度,态度有些粗暴,往往没等她把话说完就挂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