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11页)

其实,在她出国这半年时间内,黄一平已经利用出差机会,专程与现任文化局长的徐晓凡前去探望过。同时,经过黄一平的精心安排,阳城市级机关和下边县区官员出访,但凡路线、人色合适,大多安排捎带过东西,或是绕道拜访。还有些阳城在美国的关系人,也都悉数请托给予关照。当然啦,黄一平也清楚,像苏婧婧这样的女子,从小在国内的官宦之家长大,嫁的又是官员丈夫廖志国,长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哪里受过半点孤独与艰苦?如今,不远万里去往异国他乡,孤身一人饱受寂寞,难免太多委屈与抱怨。何况,美国社会不同于中国,金钱至上、人情淡漠,一切唯利益之马首是瞻,人家才不管你什么市长、书记夫人哩。

如此闲拉慢扯近一个小时,苏婧婧那边总算安静下来,挂了电话。

这边电话才放,黄一平的手机又响了。

看到廖志国脸色阴沉,黄一平本想掐了来电,关掉手机,却不料上面那个号码止住了他。

“是省委办公厅马处长。”黄一平说。

“唔!”廖志国示意黄一平赶紧接。

马处长是省委梁副书记的秘书,兼任省委办公厅三处处长。因为廖志国与梁副书记的亲密关系,马处长与黄一平之间也建立了热线联系,相互之间时常有事托办,沟通些内部信息。尤其半年前,廖志国由市长转任书记的关键时刻,若非马处长及时通报情况、指点迷津,遇到的麻烦肯定会更大,说不定最终遭到失败也未可知。因此,对于这个马处长,不仅黄一平要敬他三分,就是廖志国也不敢怠慢。

马处长传来的消息,依然不妙。

“最近几天,又有一批匿名信由北京转下来,从中央领导到组织、纪检、监察等要害部门,几乎悉数覆盖。另外,同样内容的信,省领导和相关部门也收到不少。主要还是控告廖书记贪腐弄权,同时还顺带点了梁副书记的纵容包庇。这些情况,省里虽然已经有过初步结论,可老是这样下去,影响还是很坏,我们这边也感觉有些压力。幸亏办公厅一帮兄弟还算够意思,好多信都没呈送领导,而是直接存档或作一般来信处理了。”马处长语气神秘且严肃。

“谢谢马处长的关心和提醒,也多亏有您帮忙挡着。您也知道,阳城这边就是有这么股子歪风邪气,多少年都没能根除。我们这边也在加强教育引导,希望尽快刹住这股歪风,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黄一平尽量将客套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度上。

面前站着廖书记,话筒那边是马处长,恭维过度了会伤及前者的自尊,不及又会令后者觉得不过瘾。这种对话,最好是一对一,话说过头些无所谓。当然,这个电话事涉匿名举报信,又不能让廖志国接听,甚至也不便明示马处长当事人就在旁边。官场中人与事,敏感、微妙之处多多,黄一平做了多年领导秘书,这点分寸还拿捏得住。

“哦,对了,最近廖书记几次说起,我们这边的阳西区有家丝绸企业,出了一款新型床上用品,以纯天然柞蚕丝做原料,是专门出口到欧美国家,据说已经被北欧某国王室列入特供。什么时候带几套请马处长和厅里的领导试用一下,以便提些批评改进意见。”黄一平赶紧转换了话题。

“这个产品倒是听说了,在省城名声也很大。不过,好像东西挺贵,而且产量也很有限,据说紧俏着哩。”马处长说。

“对马处长您这样的领导,还有什么贵不贵、紧不紧的呢。省里领导能看得上,就是对我们阳城的最大支持,也是等于给产品做广告嘛。怎么样,十套够不够?”黄一平问。

“嗯,这样——”马处长那边沉吟片刻,道:“既然是廖书记和你黄兄的美意,那就再加五六套吧,正好厅里帮忙的几个弟兄也都照顾到。不过,成本费要付的哟。”

“嗨,什么成本费不费的,交给我来处理吧。您放心,最近我让司机专门送过去。”黄一平满口应承的同时,像忽然想起一件事,又道:“能不能请马处长帮个忙,将这批匿名信的不同版本,分别复印一套带过来,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也便于检查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小事一桩,一言为定!”马处长回应说。

对于黄一平的现场发挥,站在一旁的廖志国投来赞许的巨光。事实上,阳西区生产的这种蚕丝被,因为使用的是全天然柞蚕丝,质量上乘不说,确实也相当稀少、珍贵,每套售价接近两千欧元。黄一平说了十套,原本已经下了狠心,没想到马处长出手更狠。

说话间,天就有些暗淡下来了。一看表,已经接近五点。

恰在此时,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贾大雄打来内线电话,语调急促:“正在召开的海北县人代会出了麻烦。三十几位人大代表联合提名新的检察长人选,有可能挤掉市委确定的候选人。海北县委书记于树奎表示,很难说服那些代表收回提案。按照议程,明天下午会议就要进入选举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