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3/4页)

程一路笑笑,说:“卓照看来是真心喜欢上党校这个好地方了。也不错。清净得好!”

“其实要说清净,也不是太清净。但总比县里好。县里是酱缸,这里就是一支小酱瓶子,当然清净多了。每日里工作,看书种花,有意思。齐书记啊,如果有兴趣,饭后我请领导们去看我的小花园。”刘卓照说到这,眉宇间都是笑意。

程一路看着,竟然心生羡慕了。这种眉宇间的笑,只有真正快乐的人才能笑得出来。党校虽说事情少些,但麻烦事其实也不少。常务副校长又常常不在,刘卓照按理说,也不是他自己说的那么悠闲。可是,关键是心净了,心一净,什么事都想开了。这才是人生的大快乐。以前到南州禅寺时,在那木鱼声中,大和尚就曾说过:心净则悦,佛我相生。

心净则悦,佛我相生。就是啊,就是!

下午离开党校后,程一路和齐鸣一道回到了办公室。上楼梯时,齐鸣说:“一路啊,你上来下,我有事找你商量。”

程一路说:“好,我就到。”

进了办公室,放下包和茶杯。程一路又坐在沙发上稍稍歇息了下。他知道此刻齐鸣正在等着他,但是,他没有急着去。齐鸣找他,无非两个问题,一个是南线工程的事,一个是省委考察的事。而这两件事,对于程一路来说,都是不可说的。既不可说,那就让齐鸣书记多等会儿吧。

窗外有风,三月的风,古诗上说是似剪刀,不知这剪刀到底剪下了什么?站到窗前,香樟树的紫芽儿开始往上冒了。这些芽儿,只有从高处才能看到,从樟树底下是根本看不见的。从高处看,这些芽儿更像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儿,嫩嫩的,怯生,青春的,美丽的。这让程一路想起简韵了。简韵本来决定上周回南州的。可是到了周五,她说学校有事,就不回来了。程一路听了,只是让她保重。他隐约有种感觉:简韵似乎找到了更适合于自己的生活。就像刘卓照所说的那样,也许北京的生活,北京的人,比南州比程一路,更加适合于简韵。既然这样,何必再……

回到桌子前,程一路一眼就瞥见《瓦尔登湖》,湖绿的封面,依然是宁静的。可是……

时光真的会一点点洗去这湖绿吗?

程一路摇了摇头,出门上楼,到了齐鸣的办公室。齐鸣正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见程一路进来了,就睁开眼,道:“坐,坐吧,一路。”

坐下后,齐鸣忽然笑了下,说:“那个刘卓照很有意思的啊。我可真的想把他动一下的,现在看来……”

“他看来是想得太通透了。那就随他吧。”程一路也笑道。

齐鸣拿出支烟,点上,又吐出口烟圈,望了程一路一会儿,“一路啊,你说守春同志这事,到底该怎么办哪?”

“这个,我看还是市委集体研究一下为好。”程一路很原则地答了句。

“我也是这么想啊。可是,一研究,问题往往就复杂了。因此我想,我们得先有个意见,研究时也好统一思想。”齐鸣顺手递给程一路一个小盒子。

“这是……”程一路接过来,齐鸣说:“打开看看吧,人家送我的,你用得上。”

程一路一打开,是一副眼镜。不过这副眼镜制作得相当精致,小巧,珐琅架在柔和的台灯光上,闪着淡黄的光泽。

“这太贵重了吧,人家送你的,我怎么好夺人所爱?”程一路哈哈一笑,又把盒子放到了桌子上。

齐鸣站起来,把盒子重新放到程一路面前的茶几上,道:“守春同志的事,我看这样吧。虽然是有问题,但毕竟不大嘛。何况人也已经走了。我想找一下省审计组,到此为止。你看怎么样?”

“你这样想,当然可以。不过,今天你可是在大会上说了这事的。我怕这会在南州引起反响啊。还是要慎重!如果真有问题,应该处理;如果没有问题,也要消除不好的影响。”程一路其实知道这里面的名堂,可是他不能说,只好顺着齐鸣的话,往下敷衍了。

“大会上说嘛,哈哈,那是我有意的嘛。不就是这点事儿吗?索性说开了,免得大家猜疑。也好为下一步不再查打点基础啊。外面传言很多,不正视听,不行哪!”齐鸣将烟头使劲地按到烟灰缸里。走过来,在程一路对面的沙发上坐下了。

程一路把身子稍稍向外侧了侧,“守春同志到底有多大问题,这个要事实说话。要事实说话嘛!”

这话说得有点激动了,齐鸣笑笑,“一路啊,咱们不说这个了。边走边看吧,我已经找审计组谈过了。前一段省委来考察,结果也没出来。我也很急啊!有人说我是在急我自己。其实我无所谓啊。我是替你着急啊,这次机会多好,再不抓住,以后可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