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3/4页)

“晓山同志平时可是……”程一路道:“怎么就……人哪!”

“一路啊,看你,自作孽,不可恕啊。就这事吧,我来人了,再说。”辛民似乎很急,电话断了。

果真是经济问题。省国土厅的案件,程一路早就知道。厅长和两个副厅长都涉及到了,底下还涉及到好几个处长。可是,这案子向上延伸,怎么就伸到了林晓山那里。林晓山是联系这一块的副秘书长,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厅里的人一道,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叶开有一次就曾告诉程一路一个段子:

说学校给孩子排座位,结果不是按个子大小来排,而是参差不齐。有些家长就觉得奇怪了,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排?老师说:这叫与时俱进。家长问怎么进了?老师拿出一个本子,上面记着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学生的名单。结果家长们全明白了,因为第一排坐的是镇长的儿子,第二排坐的是副镇长的儿子,最后一排坐的是镇里食堂里烧火师傅的儿子……

段子虽然是胡编的,可是看得出来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权力是何等的重要,它所得到的利益,往往是非权力无法企及的。比如林晓山,他是省委副秘书长中最强硬的一个,据说他有时说话,比一般副省长管用。权力无限放大了,就出神了。一出神,结果往往是毁灭。

林晓山应该是五十九了吧?五十九岁现象真的在他身上灵验了。

唉!程一路叹口气,看看时间还早,就准备稍稍休息一会。不想,门铃响了。

这大中午,是谁呢?门铃和电话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可能是最有意思的两样物品。门铃响了,百分之八十,是有人来找你了。而电话响了,百分之八十,是有人向你汇报情况了。程一路一直不喜欢门铃响。但是,门铃也不能拆了。领导干部家的门铃,装上了又拆除,这里面一定在文章,少不得让人猜测。如其猜测,还不如就保留着。当然,有些领导干部是等着门铃响的。去年,南州市直的一个副局长因为经济问题被处理了,在给组织上交待时,就提到门铃。这副局长说他在家时,最希望听到的就是门铃声。门铃响起,说明他手中的权力还在发挥着作用。倒不是单纯为了利益,有权力还怕利益不来?一个领导干部家的门铃,三天响不到一次,那可能就有问题了。要么是权力忙落,要么是手中无权。

这副局长还说到,他们局里班子里的同志都住在一幢楼上。晚上门铃此起彼落,不亦乐乎。这门铃声就听出了谁家的兴旺,谁家主人在局子里的实力了。门铃门铃,官场上的门铃声,也赫然成了官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既然响了,不得不开。程一路上前开了门,门口站着的人,他并不认识。但这人仿佛老熟人似的,迅速地挤了进来。

“你是?”程一路问。

“啊,程书记,我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姓张,南线工程C段和H段的承包人。早就应该来拜访程书记了,可是书记忙。这不……”来人递着大平头,一看就有点黑社会的感觉。

“啊,那可不必。有什么事,就说吧。”程一路坐下后,摆摆手。

来人却站着,掏出烟,递给程一路。程一路摇摇手,来人自己点了一颗,才道:“是这样。早该来拜访程书记了。我们公司总部在省城,这次承包这两段,主要是省里领导说了话,也靠南州的领导关怀。我来呢,是想汇报一下我们的进展情况。目前,这两段工程都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再过两个月,就全面完工了。在工程质量上,我们是严格按照要求,一点也不胡来的。”

“这个嘛,啊,我们知道。还有……”程一路打断了他的话。

来人使劲地抽了口烟,顺手将烟头放到茶几上的烟灰缸里,“程书记啊,我呢,是个粗人,也不会说绕弯子的话。最近,老是有人要查我们这两个标段的事。说什么齐书记,还有毕秘书长,都得了我们的好处。这哪有啊?不是坑人吗?我给您汇报,也请您为我们说说话。做点工程不容易啊!”

程一路心想,这人说话还真有点绕。看似直白,其实早就盘好了的。就道:“就这事?我知道了。你请回去吧。”

来人显出着急的样子,“程书记啊,这事您一定得为我们说说话啊。既然……那我就走了。”说着就转身,随手将一张卡放到了柜子上,程一路早瞅着,马上拿起来,递给他,“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刚才还说正经做工程。可这……拿回去吧。我关门了。”

来人脸一下子红了,拿着卡,站在门外望着程一路。

程一路已经将门“呯”地关上了。

下午,公安局长王大化专程到市委,向程一路汇报吴兵失踪案件的最新进展。在距离南州一百公里的老爷山脚下,发现了吴兵的车子。车子里没有任何搏斗的痕迹,车况良好。钥匙放在车里。人却不见了。公安干警正在搜山。根据现场勘查,车子被遗弃应该有三天时间了。就是说吴兵很有可能在失踪的当天,就把车放到了那儿。可是,那里是个穷山区,他又能到哪儿呢?是进山了吗?还是弃车后再向别的地方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