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4页)

胡闻点点头,“我也只是给程书记说说。公安机关没有结论前,我们不会乱说的。这点纪律我知道。”

胡闻拿着阅过的文件出了门,程一路又回味了刚才讲的三条。第三条是没有任何可能的。第一和第二条事实上是一条,说穿了,就是吴兵是个替死鬼。他是在替某领导承担责任的。这就让程一路有些不明白了,什么样的领导,能让吴兵愿意去替他承揽这么大的责任?何况就目前查出的情况,吴兵似乎并没有涉及太大的经济问题。

难道真是是第三种原因?

程一路是带着这个疑问,到湖东进行调研的。湖东县委书记朱潇凌,上次在常委会上,差一点就被齐鸣调到了市委任副秘书长。如果当时不是大家都不同意的话,现在坐在湖东县委书记位子上的,应该是马洪涛了。这次,马洪涛也陪着程一路过来了。朱潇凌一见马洪涛,就笑道:“洪涛啊,咱俩差一点就换了个位置啊。有意思。”

“哈,有意思吧?潇凌书记在湖东干得有声有色,至少我是不敢轻易来湖东的,压力大啊!”马洪涛打趣道。

程一路笑笑,说:“都别说了。各司其职,不就行了?”

调研中,程一路重点考察了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对创新意识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座谈。这些民营企业家,虽说都是泥腿子上岸,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风雨,他们也逐渐成熟了。在谈到创新时,个个都有一套。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与省内和省外的高校,建立了产品研发合作。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储备新产品了。

“这是一种超前意识,也是一种化解企业风险的防范意识。有了储备产品,就可以应付市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今天,我们哪一家企业,如果还只在一两个产品上做文章,企业的生命力就值得考虑。因此,我主张企业不要求大求洋,但是要求新,那就是创新。依靠科技,走知识经济发展的路子,企业就能够灵活而稳固地占有市场。”程一路有感而发,“民营企业的根本是民营,民营是一种灵活的体制。这里面,自主生产自主经营,是主要特征。我希望在座的民营企业家们,一定要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享受政府的服务,而不要听任于政府的行政干预。”

底下一片掌声,这些企业家们很少能听到一个市委副书记,说出这样体贴的话来。这些年,虽说一再强调政府不干预企业行为,但是,在宏观引导上,政府行为还是高于企业行为。有些企业,就因为领导的喜大求功,盲目发展,结果丧失了自身优势,很快被市场淘汰。齐鸣书记对湖东的发展一直有些想法,原因就是湖东企业多,却没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朱潇凌则不这么认为,他的观点很简单:首先我要企业存在,然后我要它赚钱,最后我才要它发展。

程一路是倾向于朱潇凌的观点的,可是作为市委副书记,齐鸣同志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的,副书记理应支持他。何况这也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副职服从正职就是原则。

但是今天,面对湖东这么多企业家,程一路还是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中午吃饭时,朱潇凌以茶代酒,敬程一路副书记,说:“一路书记今天算是给我朱潇凌正了名啊!在南州,朱潇凌是个另类。可是细一想,我不就是太稳了嘛?稳有什么不好?”

“当然没什么不好。但是,稳中求进,也是必须的啊!”程一路也喝了口茶。

朱潇凌坐下来,问程一路:“吴兵的自杀……”

程一路没有说话,倒是马洪涛说了,“目前还没定性。公安机关正在侦查。”

“唉,吴兵也是个不错的人哪。算起来,我们还是同学。党校县干班的同学。”朱潇凌叹道。

“是不错。”马洪涛也叹了声。

大家沉默了会,朱潇凌道:“听说省委的副秘书长林晓山也被双规了。林书记在南州时,还是很正派的嘛,怎么临退休了,还弄出个双规来?真是……”

“林书记在南州时,我还是他的秘书呢。那时,他能力强,为人也随和。听说,这次涉及到上千万,这还了得?是不是……”马洪涛瞟了程一路副书记一眼。程一路低下头,然后喝了口茶,道:“吃饭时就别再议论了吧。”

回南州的车上,马洪涛问程一路:“林晓山书记是不是真的有上千万哪?”

“这个不清楚。内部通报你不是看了吗?”程一路闭上眼,含糊地应了句。

马洪涛知道程一路副书记是不想再提这个问题了,就告诉他,望春小学已经动工了,目前楼房做到了二层。如果依这个速度,暑假前孩子们有望在新教室里上课了。

程一路睁开眼,“这个不能一味地强调时间,告诉他们,质量第一。这学期不能进去上课,下学期不就行了嘛。不要因为抢时间,质量上出问题。这可关系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一定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