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3页)

"回家又可以讨好一下老婆了。"黄炳中说,"不过,可不能卡了啊!"

鲁小平又有些莫名。三个人更笑。笑完了,徐局长也下来了。小马告辞走后,鲁小平说听市里消息,最近就要对湖东的班子进行考察了。就地提拔一个县长,书记可能还得从外地调来。

"这不是秃子头上虱子——明摆着嘛。考察什么?尽搞形式。程书记啊,除了他,还能有谁?人家都主持了。"黄炳中边喝茶边说。

鲁小平望着黄炳中:"也不一定这么简单啰!"

李红旗问:"怎么不简单?"

鲁小平却不说了,只说以后走着看。人事嘛,官场上的人事还不知道?往往是雷声越大,雨点越小。雷声大的人,往往不一定能成。能成的,经常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这也是组织上的高明啊,我们怎么能懂?

不会吧?黄炳中问。

怎么不会?看着吧。鲁小平说着又低下头去看他的花了。

楼上,程杰之副书记等建设局的徐延高局长走后,又仔细地看了一遍他留下的有关资料。应该说,自从湖东出了"美达"事件后,领导们在招商引资上谨慎了许多。大家都不愿意再被别人笑话,这样的笑话,不仅仅是浪费了资金和人力,更重要的是让人觉得你智商有问题。一个领导干部智商有问题,那还了得?

想了会儿,程杰之让办公室副主任左安上来,要他将徐延高留下的资料复印几份,送给叶、宗副书记各一份,同时送给王成山副县长和姚和平主任各一份。再送一份到招商局,请他们认真阅读,提出意见。

同时,通知他们,明天上午召开这个项目的座谈会,请他们务必参加。

一切安排妥当后,程杰之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十一点了。就打李红旗电话,告诉他准备出去。

李红旗在下面等了一会儿,程杰之副书记下来了。上了车,说:"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湖东一家高档次的宾馆,也是一家高级饭店。在车上,程杰之打了个电话,问在哪里?又问是哪些人?对方一一答了,程杰之道:"范围不要太大,我就到。"

车子到后,程杰之先上去了。李红旗停好车,到了门口。这香格里拉是一家外商投资的实业,建筑和装潢都很气派。门前的一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香樟树,让李红旗看着有些兴奋。这就像他乡下家门中那排樟树差不多。老娘喜欢坐在香樟树下,静静地闻着乡村的气息。上个星期,李红旗回家,老娘问到他的终身大事,说红旗,你工作定了,现在,老娘在世上就担心一样事了,就是你的大事。要是你找了个称心如意的,成了家,添了孩子,我死了也好瞑目,到了阴间,也向你那早死的父亲交差。

这话说得李红旗想哭,他没有告诉老娘,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决定。他想等这决定实现了,再让老娘有一个惊喜。

香樟在这冬天里依然绿着,而且绿得浓郁。李红旗抬眼仔细地看看,他猛然发现那些香樟的叶子边上,竟然萌出了紫红的新芽儿。他一激动,差点叫出声来。但他没有叫。他想守着这个秘密,就像守着心里做出的那个决定一样。人是要有秘密的,有秘密的人才会时时充满激动,充满向往。

进了门,李红旗直接到了二楼,问程书记所在的包厢。县领导在湖东这个地面上,特别是在饭店,是大人物。这样的大人物一进来,饭店早已登记在案了。果然一问,服务员就指着最里面的包厢说:"就那儿。跟顾总一道的。"

在一个县城里,什么人最打眼?当然不是那种穿戴时髦的人,而是官员,而是老总。这不,程杰之副书记,顾怀成老总,服务员都能一下子喊上来。这才叫高层人士,湖东的高层人士。

李红旗正推包厢的门,突然听见一个他心底里藏着的女声。他愣了下,站在门边,脸竟然开始发烫。他稍稍往回走了两步,再往门边走。举起手,又放了下来。一个服务员正好过来,他只好跟着进来了。

果真是顾燕。

顾燕正在和程杰之副书记说话。今天她把自己的长发盘成了高高的发髻。身上穿着紧身的羽绒小袄。见李红旗进来,她点了点头。然后让服务员给客人上茶。

李红旗只觉得自己坐在这包厢里,身上开始发暖。顾燕讲话的声音,不断地撞击着他的心,他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了。"怦,怦,怦怦",就像在部队时打靶子一样,兴奋,沉重,充满着向往和力量。

徐五四没有来,大概是有事。顾怀成正眯眼看着程杰之跟自己的女儿说话,不时地也插上说两句。他们似乎在说最近的房地产的事。程杰之副书记道:"上次那个楼盘应该是很成功了。不过,我想这总不是办法。日出不能专门搞房地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