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4页)

其实,刚才在到医院的路上,李红旗就想,叔叔这病一半是憋出来的。从退下来后,叔叔基本上不与外界来往了。一个人,老是在家憋着,怎么能不生病?心思重,又没有发泄的渠道,郁闷成病,是不会错的。以前,李红旗没到县委机关之前,是不知道在机关的里的名堂的。特别是领导干部,名堂就更多。在台上时,风风光光,前呼后拥。可是一下台,不说人走茶就凉,至少是慢慢凉了。叔叔退下来后,去年上半年,还偶尔有人来坐坐。到下半年,特别到了春节,就基本上没见人来了。一个在交通局长位子上呆了十几年的领导干部,这内中的感慨一定是很多的。只是叔叔不说,不愿意说的叔叔,选择了逃避。不再出门,不与人来往,一个人,闷着头,往前默默地过。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二线病”吧?

在一线时风光,到二线时暗淡。天地之隔,很多人就适应不了。叔叔也是。时间一长,就病了。这病不仅仅是病在身体上,更重要的是病在了精神上啊!

李红旗站在走廊上抽了支烟,他想等叔叔这次好了后,一定要劝叔叔多出去走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人也是个群体性的动物,孤单地与世隔绝,岂不像独立的树一样,只有枯死?

婶婶出来,问李红旗是不是有事,要是有事,你先走吧。反正一时半会儿也醒不了。有事我再打电话给你。

李红旗说没事,我就是抽支烟。婶婶你也别急,没大事的。

婶婶说既然这样,我待会儿给丫头打个电话,免得她急。

李红旗说是的,快点打。就告诉她没事了。婶婶啦,我叔这次好了后,以后可要多活动活动,不能老呆在家里。病是闷出来的,一个人,不吸点新鲜空气哪行?

我不也老这么说?婶婶道,可是他不听话啊。从退下来后,他出门最远的就是到你家那次。平时见得最多的就是电视里的人。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呆坐着。我说,这次是小血管,以后还不定是什么呢?靠不住成了呆了、傻子……唉,当干部有什么用,到头来往下一退,比平常人还不如啊!

李红旗也叹了口气,却不好说话。两个人站在走廊上,从门里看着插着氧气管的李一然。从前是一个多么精神的人,现在却是如此的无助……

下午,程杰之副书记要到市里。路上,李红旗说到了叔叔生病的事。程杰之感叹了一下,说:“也是。一然同志这个人就是好强。在交通的时候,因为这个性格,跟一些同志很不好处。这个人只适合当一把手啊!退下来,心情不好,是可以想像得出来的。”

李红旗道:“退便退了,都有退的那一天,何必呢?”

程杰之一笑,“红旗啊,你不知道啊。唉!”李红旗不做声了。程杰之这一声叹,自然不仅仅是为李一然,更多的是为他自己。按任职来算,他比宗荣早好几年担任副书记,而且排名也在前面,可是宗荣当了县长,自己仍是主持。事实上,现在这“主持”的感觉也在消失了。因为有了县长,大家的心目中,宗荣就是一把手了,即使是副书记,也是名正言顺的第一副书记了。你程杰之再“主持”,还有什么意义?徒增笑料耳!

本来,年前周书记答应过他,要动一动的。可是最近情况又有所变化。他实在是有些急了。湖东的形势也是越来越复杂,说不定哪一天就闹腾到自己的头上来了。官场就是一局棋,一个棋子走错了,就会影响其它所有棋子的命运。就拿梁天超来说,关在看守所里快四个月了。这四个月里,因为李永久的迟迟不得到案,梁的案子也就暂时搁着。可是,程杰之听说梁天超进去后就放出了话,他会立功赎罪的。至于立什么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动静。明眼人其实清楚,梁天超能立什么功?唯一的立功就是检举揭发他人。而这一点,梁天超有优势。这么多年在官场上行走,他知道的秘密太多。也许随便抖出一两条,也足以让一些人进了监狱的。

省市对梁天超案都十分重视。老百姓更是十分关注。梁天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让更多的人议论着。可是,程杰之同时发现了一个奇迹,省市在梁被抓了后,就很少再过问了。周锦光书记有一次在谈到这件事情时,就说过:“一个老同志嘛,一时糊涂……”

周书记这话是什么意思?梁天超干到人大常务副主任,正县,周书记不可能不沾上边的。甚至还有省里的个别部门的领导也打招呼,让程杰之在关键时刻,还是对梁天超多些同情吧,一辈子为党工作,到头来……

想着,车子已经到了市委大院。程杰之下了车,上楼到马天书记办公室。马天正在对着人发火。程杰之在门口站了会,忽主任正好过来,打了招呼,程杰之问:“看来马天同志情绪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