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光的影》(第3/4页)

笑声戛然而止。

……

事情的真相是,音像店的事件是两人一起做的。

杀死陈清父母哥哥妹妹的也确实是十年前的吉良。

但为什么说陈清是和吉良不一样的人?

因为吉良最后也发现了。

这个陈清,并不是陈清。

他是十年前应该已经被杀了的陈青。

陈清是哥哥,是与吉良同岁且一同犯下那个案子的人。

他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也尝试这挣扎过。

但他失败了。

而且已经犯下的罪孽,又该如何洗清?

于是在十年前的那天,当陈清回到家中,发现父母妹妹都倒在血泊之中,而十年不见的吉良就站在那里的时候,他冒出一个想法。

他冒充了弟弟陈青,然后被吉良杀死。

但他也给弟弟留下了线索。

因为他知道吉良是不会留下破绽的。

因为两个人都是有特殊能力的人。

这也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原因——他们不认为自己和普通人一样。

陈清依靠能力,在死前将自己看到的案发现场的证据刻在了光盘藏了起来。

吉良知道他的能力,所以杀完人之后带走了影碟机。

但他没想到陈清家里还有另一台影碟机。

弟弟陈青比哥哥小两岁,他接到通知回家,从抢劫犯带走的丢失物中得到了那个影碟机。

他知道了真相。

其实他哥哥并没有想让他报仇的意思,陈清只是希望弟弟活在阳光下,做一个好人。

可是哥哥不知道的是,弟弟其实也有特殊能力。

但与哥哥不同,弟弟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高人一等的事情,所以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能力。

直到这件案子,弟弟有了一个决定。

他要找到凶手,用自己的能力亲手干掉他!

所以他放弃了自己的身份,选择以哥哥陈清的身份活着。

而死掉的那个陈清,变成了弟弟陈青。

吉良最后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

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

他其实一开始就知道那是弟弟,而不是和他一样是影的哥哥。

但是,这个身为光的弟弟,最终却选择了哥哥不希望他走的路。

他用自己的能力,杀了吉良。

他不再是光了,他也成了影。

当然,最后这部分是直接写在剧本上的,但正式电影里拍出来的不会直接告诉观众。

开放式结局嘛。

看完剧本,刘芒深吸了一口气:“老方,这……是商业片吧?”

方别微微一笑:“有深度吗?”

“有。”

“那它就是文艺片。”

刘芒还想再说什么,方别却率先道:“你先说说,什么是好电影?”

“好电影……”这问题还真把刘芒难住了。

“能卖钱的?”

“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世界与方别前世不同。

在他那个世界,国内的电影行业也经历过变革。

有流量小鲜肉拍的垃圾也能有高票房,毕竟有脑残粉买单。

但能说那些连幻灯片都不如的东西是好电影吗?

恐怕不能。

不过在方别穿越之前,那个世界的电影行业已经趋向理性。

流量明星的电影想再拿高票房已经很难了。

而这个世界没有这种经历,高票房的电影……必然就是大众喜爱的电影。

有的导演喜欢说自己拍的是文艺片,他不屑于去拍商业片。

但在方别的认知里,这些只是那些废柴导演的嘴硬,不是拍个别人看不懂的低票房电影就是文艺片的。

最好的文艺片必然是商业片,因为好的文艺片同样也能卖出票房。

《海上钢琴师》、《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楚门的世界》,包括国内的《我不是药神》,这些到底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

电影是第七艺术,集合了文字、图像与声音三种文学表现形式。

所以方别觉得除了影片本身的视觉特效之外,能引发人思考的有些深度以及内涵的电影,就是文艺片。

所以他选择魔改出了这个剧本。

但为了不获奖,方别还望里面加了东西。

比如主角二人组的特殊能力。

大制作大特效的电影,方别相信那些评奖的老家伙们不会喜欢。

看看刘芒的反应就知道了。

“所以那个特殊能力是什么东西!替身?文艺片里出现这种东西真的没问题吗?”

方别耸耸肩:“有深度有内涵还有故事,这不是文艺片是什么?”

“可这也……”

可这也跟大家理解中的文艺片差的太远了吧!

方别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通过上部电影,他发现了一件事。

大小姐在乎的其实不是票房的高低,她在乎的是大众的认同感。

只有奖项口碑双丰收的电影才能让她满意!

所以方别就干脆魔改一部疯狂砸特效的电影,然后说这是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