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餐厅和蓝海战略(第2/3页)

说起来好笑,创业社到现在为止,只有一正两副三个社长是明确的。

“下面,先请雅雯副社长介绍机构负责人竞选流程。”

小蔡拂了拂额前的刘海,打开放在冯一平电脑上已经做好的幻灯片,投影到幕布上,脆生生的开始讲解。

“考虑到我们创业社和学校其他社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我们不需要拉赞助,所以,创业社的机构,和其它社团也不同,而且名称也有一些调整,就一个特点,更靠近公司机构的设置。”

小蔡一一跟大家解释了除社长外,创业社八个常设部门的设置,工作职责,以及对候选人的要求。

大家看着那上面的董事会、市场部、销售部、行政部、监事会等这些熟悉而陌生的名称,感觉挺新奇。

“会后我们就接受大家的报名,竞选,将于两周后的今天举行,同时,我想申明一点,因为我们创业社的独特之处,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将来要对大家的投资负责,所以义务更大于权利,希望大家结合自身的特长,选择合适的岗位,谢谢大家!”

小蔡放完幻灯片,很有礼貌的向台下鞠了一躬。

“也请大家放心,参照其他体系的任免程序,大家随时可以对各机构负责人是否称职提出动议,只要超过全体成员的1/2赞同,大家都可以罢免相关人选,”冯一平补充了一句,“下面,请金宝副社长,介绍大家最终确定可行的两个创业项目的具体详情,之后请大家现场投票决定是两个同时做,还是先做一个。”

穿着深色衬衫的金宝咳嗽了一声,精神抖擞的走到桌后,详细的向大家介绍干洗店和餐馆的方案。

这两个方案,经过一次次的完善,已经非常标准,除了投资额度,主要是餐馆的投资额度,因为开设地点的不同,而在一个范围内浮动,其它的都很具体。

“这两个方案,大家也都清楚,我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请大家表决,同意两个项目一起做的请举手。”既然是创业社,节奏当然得快,金宝介绍完方案,就立马主持表决。

社员们看看两个方案里提到的资金要求,跟着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口袋,最后,同意的只有四个人。

“那就只做一个。”这个结果,也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就这样一个松散的团队,当然还是先做一个试试水保险。

跟着在项目的选择上,很显然这些年轻人都是吃货,八十个人选择先做餐馆!

冯一平也不因为自己提出的连锁干洗店项目,遭到了大家的嫌弃而气馁,笑嘻嘻的走上去,“作为一个吃货,办家餐厅一直是我的终极梦想,一方面,我们以后吃饭也有个地方,另外,就在坐的这么多吃道中人,也是我们餐馆成功的一个保证。”

吃货们都笑了。

“不过,办餐馆这事,大家也不要小看,大家也都看到了,就我们学校周围,上半年开张的好几家餐厅,现在都已经歇业转手,还在营业的那些,有些一天翻台好多次,生意火爆异常,还有一些,可能挣扎在温饱线上,这说明,这一行也不是好混的。”

“因为这是我的终极梦想,所以关于餐厅的定位,我有一些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权作抛砖引玉。”

“首先,不管我们将来定位是川鲁粤淮杨还是其它的菜系,我觉得要明确一点,从冷盘到热菜,我们只提供有限的几样。”

“什么意思呢,比如猪肉,我们就一到两道菜,只有红烧肉或者回锅肉,要吃其它的,对不起,没有!”

冯一平说完这话,下面很热闹,大家议论纷纷,不理解的占大多数,“我想点个糖醋排骨都不成?”

冯一平也不急,“什么意思呢,就是和其它那些餐馆不一样,我们要做减法,减少我们所提供的菜品。这样做好处很多,首先,我们的厨师,肯定不可能把两百道菜都做得无可挑剔,但如果只有二十道菜,还是能够达到专精的水平。另外,菜品相对单一,各方面的成本都会下降,那我们就有人力和时间、精力,来做其它的事,比如,我们可以学一学西餐厅,能把我们的摆盘做得很好,让整个上菜的过程,多一些仪式感,同时也能让上菜时菜的温度恰到好处,要知道,温度,是一个菜的灵魂。”

梁永高突然举起手,“冯社长,这就是你那本蓝海战略的具体运用吗?”

小梁同志果然是个好同志!

“是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也请大家认真考虑我们将要开办的餐厅的其它具体事项,特别是各项流程,我衷心的希望,这凝聚了我们83人想法和希望的餐厅,未来能在首都的餐饮市场,有一席之地,而且经久不衰,成为一项成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