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领教(第2/3页)

“为什么?虽然刚开始,但是,我们进展很大。”

“粤港两地,已经爆发了一种被世卫组织命名为非典的传染病,你们先回国观望一阵。”冯一平说得很轻松。

“我们没有看到很多的报道啊?”梅耶尔说。

是啊,所以下个月将会有两位高官为这事丢了乌纱帽,“你们来了一个多月,也该回国去休整一下,如果到那时情况不严重,再过来也行。”

北边这现在没什么波动,但是,在南方的那些便利店,已经出现抢购板蓝根和白醋的情况,随着感染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冯一平想,按这趋势,怕是过不了几天,世卫组织就会把首都列为疫区。

“那你呢,要不和我们一起走?”冯一平说的理由很充分,梅耶尔不反对,而且,回国去休假也不错。

“我免疫力强,没事的。”

……

盛正上任以后,觉得就和郭国坚说的一样,真不用操心什么事,用官方语言说,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嘉盛工业园的产值,一天比一天高,受嘉盛的带动,这个小山沟里,几乎每天总有投资商主动来镇里询问相关情况,在镇里注册的个体经营户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郭国坚说得对,现在就是什么事都不做,整天睡觉,年底,依然会交上去一份非常好的成绩单。

不过,盛正也是想主动做点事的,他也有这个条件,而且他的这个想法,盛副省长也支持。

冯一平回国的这一天,省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栗青锋,亲自带领一个9人的团队,前往五里坳镇调研,商讨可能的合作机会。

不过,栗主任此行,主要还是看在盛副省长的面子上,虽然嘉盛的老板,已经成为国内的首富,但他们真不觉得,和山沟沟里的那个小工业园,真的有能合作的地方。

进入县境以后,所见所闻,更是坚定了他们的想法,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能有什么好项目?

栗青锋主任,看着车外几乎一直没什么两样的单调景色,叹了口气,看在盛省长的面子上,帮盛正拉来几个农业深加工的项目吧,“到了地方叫我。”他吩咐了一声,便闭上眼小憩。

坐在前排的秘书连忙小声叮嘱了司机一声,“开稳点。”

半梦半醒之间,恍恍惚惚的,栗主任觉得好像又身处在高新区,那些机器低沉的轰鸣声,自动门开启的声音,货车关上货舱门和启动的声音,以及那些精力充沛的女工们的叽叽喳喳的喧闹声……真切的萦绕在耳边。

不过,他马上想起,不对啊,今天不是下乡吗?他费力的睁眼一看,车子正从一片现代化的工业园旁驶过,秘书,甚至司机,都在够着头看着那边,那些厂房,看上去都刚投产不久,而厂与厂之间的绿化,却是比高新区要好太多,这,就是嘉盛工业园?

“盛县长呢?”

“他们就在前面车上。”

盛正他们自然是在路边迎接的,但看栗主任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

“靠边,给他打电话,先去工业区里看看。”栗主任走下车,打量着这个小镇。

这个小镇,迥然于一路上看到的那些,倒是和南方那些发达的工业城镇类似,规模并不是太大,但是,一眼看去,就洋溢着勃勃生机。

而且,这五里坳,看上去,竟然比南方那些小镇,规划得还要好,虽然热闹,但又非常干净,很有条理。

盛正带着一干人跑过来,“栗主任,欢迎欢迎!”

“盛县长,”栗青锋笑着跟以前的下属握手,“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不错,你来这里,也是有了用武之地。”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好好工作,不给我们高新区丢脸。”和郭国坚一样,盛正很知道进退,不会仗着有个高官的长辈,就不把其它领导放在眼里。

“不过,各位领导也是我的娘家人,今天总不会空手来吧。”他笑着说。

“看看,这当了主官就是不一样,”栗主任笑着看着他说,“刚刚还说不给我们高新区丢脸,一转眼,就挖起了高新区的墙角,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盛正吗?”

“嘿嘿,向娘家人开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虽然到下面工作没多长时间,盛正已经汲取了乡镇干部的那一套,轻面子,重实利,“来,我带各位老领导先看看,请大家一定多提宝贵意见。”

高新区的这些人,都是懂行的,接待他们的高志毅明显感觉到,这些人问的话,都能问到点子上,对一些生产线和设备,也不是太陌生。

“我看了你们的原材料库房和成品库房,怎么都比较空?”参观结束后,栗主任问高志毅。

看这两样,可以大致对一家工厂有个判断,可嘉盛工业园内的这些工厂,这两个仓库,虽然货架不少,但不管是原料还是成品,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