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同学也天才(第2/3页)

……

里间,那个中年人终于打定了主意,“还是签两年,半年一付。”

“好的,你稍等,”王昌宁按了几下计算器,“押金加上半年租金,一共是……”

“外面的那位,”中年人突然问王昌宁,“我看着像冯一平,是他吗?”

“是他,”王昌宁点点头,“我们是同学。”

“是吗,那真不错,”他看着坐在那跟肖志杰聊得很热闹的冯一平说,“难怪你们做的都是嘉盛的家具,你们都不简单,你们两个清华毕业生,能跑到这边做这样的生意,将来的成就肯定也不会小。”

敢情这位也挺了解冯一平的。

“我们是初中同学,”王昌宁不得不解释了一句,“你看看这份协议,如果没什么问题,请在这里签字,”他看了看电脑上的安排,“我们会在5天后,把家具送到你家。”

“好的,”那人刷刷的签下自己大名,“我马上去银行转账,王总,我想去跟冯总打个招呼,可以吗?”

“当然可以,”王昌宁知道冯一平的脾性,这样的要求不会拒绝,“一平,这是我们的客户李先生。”

“你好冯总。”李姓中年人满脸带笑的走过去,握着冯一平的手,仰慕啊,佩服啊,巴拉巴拉的一通说。

“很高兴认识你李先生,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有机会,别忘了跟你的同事、朋友,推荐推荐我们的业务。”

“没问题,肯定的,”这位李先生挺激动,“那个,我能跟你拍个照吗?”他拿出手机问。

“可以,那就我们四个来个合影?吴倩,过来帮我们拍张照。”

“咔嚓,”拍完一张,这位还担心拍的不够好,“对不起,能不能再来一张?”

他们俩的客户,一定要给面子,“没问题,”还帮着送到门外,“慢走啊。”

看到那位李先生走到不远的地方,马上开始打电话,说话的时候,还看着这边的店面,肖志杰笑了,“我总算知道你来的时候为什么要戴墨镜。”

“主要是太晒,”冯一平笑,“你们俩是都晒黑了不少,看我,还好吧,所以说,大宝啊,一定要天天见。”

他这话,连吴倩也逗笑了,她清楚,自己老板,其实也是一个糙爷们,根本不用护肤品的。

“你带了吗,给我用用,如果效果好,我们就是省吃俭用几天也要买。”王昌宁已经把桌上东西都收了一下,肖志杰已经准备把卷帘门拉下来。

“怎么了,不做生意?”

“你都来了,还做什么生意,”肖志杰说,“在店里话都不能好好说,到我们住的地方看看。”

“没事的,等会就有人回来看店。”王昌宁说。

……

“每天都这么忙,还能收拾成这个样子,不错。”冯一平到两间房里走了走。

他们租住的房子,终于不像刚开始时家徒四壁,家具家电是配全了。

“计划明年,我们一人在这边按揭一套。”王昌宁说。

“你们肯定不会后悔。”冯一平点头,后来深圳的房价,那也真是没谁了。

“要不,现在就去香港?”肖志杰已经换了一套衣服出来,“嘿嘿,晚上就能在兰桂坊喝酒。”

怕是他早就眼馋了好久兰桂坊。

“好啊,等等我。”王昌宁说。

不过,一坐上假日酒店派过来的那辆挂着粤港两地车牌的商务车,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跟冯一平说起自己担心的一些问题来。

“现在还好,但是,我们的很多客户,都只签了一年的租约,到时如果不再续租,我觉得可能会很成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再租出去,那资金压力太大,而且,我们还要租一个大仓库。”肖志杰说。

“我也觉得,这一行的效益,还是前几年最好,越到后来,成本越高,比如这些收回来的家具,还要进行维修,更换一些坏了的部件,或者重新喷漆。”王昌宁也说。

在生意还蒸蒸日上的时候,还能想到几年之后的事,冯一平觉得这很不错。

“我觉得你们这个可能有些多虑,如果不是要离开这儿去其它地方工作,我想那些租家具的客户,一年的租期到了之后,应该还会续租,长期租最划算,因为押金和租金是递减的,对吧。”冯一平说。

“而且,过上几年,你们完全可以核算一下,有些收回的来家具,完全可以卖到二手市场,然后又进一批全新的。”

“我其实担心的不是这个,我担心的是,你们在这,秋玲和于莲在省城,一直这么两地分居下去,总不是个办法。”

这会别说高铁,连高速路网都没布好,从省城到这,辗转得一天一夜,他们都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路上。

一年只有黄金周或者是春节在一起几天,短时间还行,时间长了,那肯定也不是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