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是个问题(第2/3页)

他们也是真的恼火,虽然他们总得不管是冯一平还是那个金总,他们总是有些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但是,手下怎么就是这么不争气?

……

“欢迎,欢迎各位领导。”冯一平快步走进会议室,跟各位领导打招呼,大多都是熟人,只有一位冯一平不太熟悉。

“一平,我给你介绍,”教育部的曹大人说,“这位是财政部的钱大人。”

财政部的?冯一平一愣,目前自己和他们应该没有任何交集才对。

“欢迎你钱司长。”

“很高兴认识你冯总。”钱大人同样非常客气。

“您叫我名字就好,”冯一平习惯性的说了一句,“大家请坐。”

“一平,这次我们来的目的你也清楚,我们提出的那个计划,你同意吗?”学校的杨副校长说。

“我已经看过了,完全同意。”冯一平拿出一份文件。

这事还是前些天在广交会时他提起的,就是他那个发起首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的点子,学校的意思,是由他们承办,当然,所需的资金,由嘉盛支出。

冯一平完全赞同,举办这样的赛事,清华比自己的公司更合适,也更有经验。

“我们只有一个要求,要对所有的资金,进行严格的审计。”

“这是理所当然的。”杨副校长抚掌大笑,承办这样的全国性赛事,这可又是一个让学校扬名的好机会。

“那这个问题没问题了?”曹大人长笑着说,“一平,你可能会奇怪今天为什么我拉上了钱司长一起来。”

“钱司长能来,是我们的荣幸。”冯一平以不变应万变,总之,不会有财政部给自己钱这样的好事就是。

“一平,我们知道,你提出的那个个人出资资助国内的一些够格的同学,去美国大学留学的项目,还没有最终定下来,对吗?”

冯一平总算明白今天为什么会有财政部的大人到场,果然,在国内高调做慈善,有时候真就是为自己找事,也亏得现在自己小有名望和影响力,不然,不知道会有多少麻烦事找上门来。

“我咨询过我的顾问,这个项目,已经确定放在香港。”

“哦?”曹司长心里有些着急,冯一平提出的,那可不是小数目,是以千万元记的资金,单位还是美元,还是外汇。

“我和钱大人今天来,都是得到了部里的委托,想向你通报一件事,我们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起了一个公募性质的教育发展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资助国内贫困家庭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包括帮助港澳台地区的家庭困难学生,来我们内地学习、进修。”

“我们觉得,你完全可以和我们基金会合作,设立一个专门项目组。”

“我们这个基金会规格很高,名誉主席。”他说出了一个名字,一直负责教育。

“另一位也是今年三月卸任的,也是现在的妇联主席,红会的会长。”

“理事长,是我们的一位副部长。”

这个规格,那可是相当之高,不过,冯一平却觉得,越是这样高规格的基金会,自己能发出的声音,肯定更小。

“我们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同时,作为捐赠人,你可以指派监事,负责监督你的专项项目的实施过程。”

“其实我觉得,冯总也可以成为基金会的名誉副理事长,至少是理事。”钱司长说。

他这话,当然是看在冯一平提出的那么大金额上说的。

老实说,对成为这样一家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长,冯一平还真有些兴趣,但是,对把自己的资金,交给一个从理事到秘书长,不是在教育部,就是财政部,或者是中宣部等单位有公职的人担任的基金会,他兴趣真的不大。

就是自己能派出监事,那又如何?你能监督得了什么事?

“对不起,这件事我们已经有了决定,相关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冯一平最后还是干脆的拒绝了他们的提议。

“冯总,真的可以好好考虑一下。”钱司长也有些急。

这个基金会,目前的原始金额,只有5000万,如果冯一平能加入,那就是一下子就拉到了比原始金额还多的资金。

曹司长同样有点失望,打交道以来,他们和冯一平,一向合作很愉快,没想到,这次冯一平竟然拒绝得这么干脆。

“当然,我一向支持国内的教育事业,对教育发展基金会,也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冯一平这话,总算让几位领导高兴了一些。

作为曾经的一个穷学生,他是真的愿意为国内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这也是他的现实需要,谷歌上市之前,如果冯一平没有在国内有教大家注目的捐赠项目,那他到时将会很被动。

“只是,我有个一个建议,不知道几位领导是不是可以考虑?”冯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