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坐论长短(第2/2页)

“股价一跌,他们就要跟着另外提供抵押物,但是他们旗下的公司之间,各种担保关系错综复杂,想找出新的抵押物,实在太难。”

“但人算不如天算,啤酒花事件引爆担保圈,牵连着XJ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往下挫,其它人还好,他们老三股的价格降不得,只能硬着头皮护盘,高价往里收以维持高价……”

“我估计现在啊,他们手里可能攥着老三股大部分的股份,这老三股加起来,市值可不少,填这个窟窿,就得花巨资。”

“填这个窟窿的钱,是他们在外面花了很高的代价融来的,志毅应该知道,德隆系下属的那些金融机构,应该到处以高额回报来找资金。”

“对,我听蔡磊说,德隆旗下一家信托公司经常给他打电话,现在许诺的回报,都到了22%,我都心动了,是不是要给他们一笔钱。”高志毅说。

“你幸好没投,不然你会发现,你让他们委托投资的这些钱,多半会变成老三股的股票,而且是老三股的高价股票。”

连方颖芝也摇头,“22%的回报,怎么可能?他们怎么会这么做,肯定会亏的嘛。”

“这倒不是不能理解,有时从企业全局考虑,亏一点,其实关系也不大,让企业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只要企业在,亏了的钱,还有机会赚回来,只是,外面的报道对德隆各种不看好,我是担心,他们允诺的这么高的回报,估计也拉不到多少资金。”

“还有,他们的摊子铺得太大,整合了那么多产业,要整合一个产业,至少也要投入50亿以上,而且这都属于长期投资,”冯一平摇了摇头,“这又得投入多少资金?”

“还有由此而来的十几条资金链,一条缺几亿,加起来就是几十亿的窟窿,说实话,我这样算算,都替他们揪心,实业的回报有限,老三股的股票,差不多都握在自己手里,想炒都没办法炒,哪里来钱呢?”

“我听说了一个消息,”金翎说,“就在不久前,他们向证监会打报告,希望将湘火炬和合金股份合并。”

“哦,这倒是个办法,这样一来,又能拉高一次股价,他们也可以借机高位出手套现一部分。”

“可是证监会马上否决了他们的提议。”

“呵呵,也在情理之中,”冯一平说,“他们又不是国企,怎么可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得到证监会的支持,况且,因为以前那些狂妄而不加掩饰的做法,证监会好像也不应该放他们一马。”

“那这么说,他们一定会垮?”高志毅问。

他神情同样有些沉重,毕竟是一家这么知名的公司,如果也说垮就垮,那对所有的商人,都会是一个震动。

“我不确定,但是,我能猜到他们垮台的征兆,正常来说,他们话里巨量资金持有的老三股股票,还不能抛,一抛,股价必然下降,股价一降,就连带着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哪一天他们抛售老三股的股票,那怕就是崩溃的前夕。”

“所以,你其实对唐家的提议,一点都不感兴趣,对吗?”金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