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风继续刮(第2/3页)

“毫无疑问,这又将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这门新理论,绝对和之前的《蓝海战略》,是一个层次的。”看了他们邮件上提到的相关报道,看了他们邮件里附上的大数据时代一书的内容梗概,不止一位穿着睡衣,坐在办公桌前的专家教授,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欢迎以后为了这样的事情,在大半夜吵醒我。”他们还说。

他们见到这样的新理论,就像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见到了绝世美女一样,大半夜被吵醒算什么?他们乐意着呢!

想来也是如此,就是为自己的声誉考虑,冯一平也肯定不会在这个理论上马虎。

于是更多的人被叫起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后,终于,和平时一样,付印样按时进入了印刷厂。

接下来的这个早上,有多少人会因为这条消息,而激动、兴奋不已呢?

……

孟买的清晨,和国内的大城市一样喧闹,冯一平穿上套头衫,做着扩胸运动,朝电梯走去。

电梯门正要关上,“等等我。”迈克穿着一身运动服,两只手还在把跑鞋往脚上套,像跳着一样从房间里跑出来。

“哟,今天这是刮的什么风,连你也要参加。”

“冯旋风!”迈克气喘吁吁的挤进电梯里,“老板,你知道你今天在美国造成的轰动吗?今天,在美国要是不知道大数据是什么的人,都没办法和人交流。”

“我更在乎实际的。”此时的冯一平,可以很有底气的说,于他而言,这样的虚名,那就是浮云。

“Facebook和Youtube,注册用户增加的多吗?”他关心的是这个,但还没看相关的邮件。

这可是印度最大和最富裕的主要城市之一,如果经过了昨天那样的费心安排,这两个数据还没有出现大幅增长,那他肯定会觉得很挫败。

“哈哈,都超过了50万,多到让他们以为统计数据出现了问题,”迈克笑着说,“老板,我们的安排,果然成功了。”

冯一平松了一口气,“成功了吗?不,这只是个开始,我希望到几天晚上,你再跟我说这句话。”

他自然知道,从今早起,印度的各大媒体,会集中报道自己昨天的那场演讲。

“走。”冯一平在迈克肩膀上拍了一下,在门童和酒店工作人员的注视下,健步跑出去。

“我相信一定会的,”迈克大叫着跟上来,“我相信,不止是这两个项目,接下来我们在这里开展的业务,都一定会取得成功。”

他们从酒店出来,从印度门前跑过,很快就跑在孟买海滨大道的人行道上。

印度人称孟买为“印度城市中的皇后”,而闻名遐迩的海滨大道,就是“皇后的项链”。

它建于1920年,面对着阿拉伯海,形似一弯新月,镶嵌在美丽的海滩之上。

印度社会一直保持的种姓制度,将居民森严地分成三六九等,孟买的高档酒店、收费公园等,存在着不成文的规矩,使低种姓人自觉的望而却步,而海滨大道却没有这个限制,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自由的行走在这串项链上。

这时的海滨大道,虽然没有夜晚那么璀璨,却同样非常热闹,像冯一平他们这样来这里锻炼的人,比比皆是。

很多人不像冯一平他们住得离这里这么近,都是专程开车过来。

“不用围得这么紧,散开一些。”冯一平对欧文说。

现在自己穿着套头衫,有几个人会认出来?反倒是这样几个人紧紧的把自己围在中间,反而会引起其它人的关注。

欧文比了一个手势,围着冯一平的那些安全助理,马上分散开来。

海滨大道的两旁,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一边是错落有致的高达二三十层的楼群,热闹繁华,另一边则是茫茫的阿拉伯海,波光粼粼。

这一带是繁华的商业区,高档商店餐厅鳞次栉比,当然,这是特别接地气的印度,所以在这样的场合,小摊小贩也随处可见,树下,也能看到不止一个还在酣睡的流浪者。

沙滩也很漂亮,此时巴克湾里也风平浪静,但却没人在沙滩和海面上活动,原因冯一平也很熟悉,和国内很多沿海城市一样,这个海湾,此时同样污染严重。

只是,会有孟买和印度其它地方到美国的留学生,在看到美国东西两岸那些美丽的海滩后,会说美国的海滩才是真正的项链,连美国的空气都“新鲜而香甜”,有种“奇妙的奢侈感”吗?

“冯,你听到了吗?”迈克兴奋的说,“我已经听到至少有六起人,是在谈论你和大数据,哦,你听,刚过去的这几位也是。”

冯一平自然也听到了,他还看到,有些人还拿着报纸大声的议论着。

这确实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想必,这些人会因为关注大数据这个热门话题,而关注自己,进而关注自己的Facebook和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