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坚持己见(第2/3页)

他那两年个子窜得特别快,那件衣服,到二年级时就已经穿不上,但依然被他叠的好好的,还用袋子套了起来。

那会他们没多想,现在想想,那应该是儿子第一次穿上和周围的同学差不多层次的衣服。

在日子不宽裕的大人们看来,一件衣服,可能是几块钱,或者是十几块钱,可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一件和同学差不多的衣服,一双和同学们都穿的差不多的鞋,其实并不只是一件衣服,或者是一双鞋。

“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觉得,送钱,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对,你说得对,有了钱,你们在当地,也能买到质量不错的东西,可是对我们来说,不管是钱,还是衣物,还是粮食,说到底,都是一份心意,而心意,最要紧的就是一定要真,一定要纯,所以这些东西,还是我们自己亲手张罗的才放心。”

“多花点心思,多花点钱,那也是值当的。”

一个老农民,突然说出这样一番细腻的话,赵局长一时还真是一愣。

又听出他话里隐隐的不信任,这就让他们有些尴尬。

恼火也是有的,但在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农民装扮,还保持着农民本色的人面前,那样的情绪,他们不敢表露出来一星半点。

其实就是表露出来了,冯振昌也不会在乎,原来他连乡长都没见过,但这些年,官员嘛,见得真不少。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事,这些县里的局长们,还真的很难有机会和他打交道。

“相关的管理费用,我们已经拨了吗?”他问关兴。

他现在自然也知道,要把自己的这些事落实到位,免不了要相关单位配合,就免不了要额外花一些钱。

如果总是让人白做事,那以后就不会有人做事,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拨了。”关兴简短的说。

“冯总,没想到你考虑得这么深远,但我们真没有其它意思。”赵局长解释道。

“我知道,”冯振昌点点头,“钱是个好东西,但是有时候却能让人做出不好的事来。”

他说了一句让赵局长他们变了脸色的话来。

他已经六十多岁,前面几十年一直在社会的最底层,什么事没见过?现在又接触了这么多人,经历了这么多事,什么事想不到?

尤其是中秋那次在市里不好的遭遇,让他知道,有时候,好心献爱心,结果说不定会落得一肚子气。

他自然知道,这些人更喜欢自己捐钱,他自然更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自己捐钱,同时他也明白,要是自己真只是捐钱,一层层的管理费收下去,最后到他希望帮助的那些人手里,还会有多少——怕是真没多少。

“走,我们去看看。”他对梅秋萍说,再懒得跟这会脸上连笑也挤不出来的赵局长他们,说上更多。

“冯总,你要明白,我们的工作,是有政策的,是有章程的,绝不会乱来。”赵局长大声说道。

“赵局长,”关兴拦住他,“类似的慈善,我们以后还会继续,但是,从这一次开始,我们会引入国际上通用的一些做法,来对每一次的捐赠进行管理,肯定会有跟踪进度和结果的报告。”

“我们欢迎所有的善心人士做这样的工作。”赵局长说。

关心看了他一眼,“在这次捐赠的地区,目前加起来有13家有佳便利店,这个数量接下来还会增加,我们的雇员,很多都是本地人,定期到社区拜访,也是我们便利店一直以来坚持在做的工作。”

“所以赵局,还有各位领导,如果大家还坚持我们最好是捐款,我可以跟冯总建议,说实话,我也希望他们能少操些心。”

“可是,冯总他们更不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善心善意,最后却让一些人不得安生。”

关兴这话,比冯振昌的点到即止,多少要深入一些,但同样留了很多余地。

不管什么时候,不可能因为你是善意,就让所有的人跟着你转;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因为你想做一些好事,而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

但他这番话,效果很不错。

虽然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和之前一样慢条斯理,细声细气,非常温和,可是赵局长他们听了,却一下愣住。

赵局长嘴动了动,“呵呵,我们也只是建议,只是建议而已,当然首先得尊重你们的意见。”

他们还真忘了当地的有佳便利。

这些便利店,可不是像其它那些人派来的跟踪队伍,只呆一阵子就走,这些便利店,是深深的扎根在当地,只要他们想打听,什么消息打听不到?

如果真按自己希望的那样发展,怕是到最后,自己和好多人,真是会不得安生。

关兴去追冯振昌夫妇,赵局长和一众同行们,沉默的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