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不爽(第2/3页)

“谢谢,欢迎您在方便的时候,到我们的园区造访。”两人才聊了几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和同样戴着眼镜的TSNY总统姆卡帕联袂走进来。

“保持联系。”麦凯恩比划了个打电话的手势,快步走上主席台。

冯一平朝惠特曼灿烂的一笑,“谢谢你的介绍。”

惠特曼也是一笑,“不客气。”

估计她看出了冯一平话里的“必有后报”的意思。

冯一平相信,惠特曼也不可能指望麦凯恩在这样的公共场合,和冯一平不对付。

但是,这样不费什么成本,但却可能产生一些她所希望的后果的事,顺手做一下,又有什么不好?

当然,冯一平其实也无所谓,别看他这会称麦凯恩先生,但如果是在私下,他自然会称对方为约翰,顶多在前面加上一个老字。

以他现在的资本,就是罗姆尼和麦凯恩联合起来和他过不去,可能会有些额外的麻烦,但他还真不怕。

在国内,对当权者要保持尊重,但在美国,尤其是对这些靠竞选维持地位的政治人物,富豪还真不担心。

就比如说美国最大的私企之一的科氏企业的科氏兄弟,就先后斥资数十亿美元,来资助他们看好的政治人物。

以美国人的商人习气,麦凯恩他们,怎么会下大力气跟冯一平过不去?万一冯一平也学科氏兄弟,他岂不是抓瞎了?

何况还有自己大力支持的小奥黑不是?

“惠特曼。”康明斯看着那边说了一句。

他自然了解布坎南的过往,之后自然也能知道惠特曼刚才的介绍,并不是出于好心。

冯一平摇摇头,“没关系。”

时间还长着呢!

……

台上,主持人已经介绍起非洲的现状来,总之两个字,“穷”加“乱”,所以总结下来就一个字,“苦。”

要是换做以前,冯一平也会挺赞同这位的介绍,但是现在,他心底有些摇头。

应该说,国内的大多数民众,对非洲的印象,一般应该是这样的:广袤的沙漠,以及动物世界里反复呈现的旱季时干裂的草原,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

所以他们自然环境很差,尤其是干旱,天气又热,所以土地贫瘠,种不出粮食,所以穷,经常灾荒,所以经常发生战争。

这种认识,真的非常片面。

非洲沙漠是大,一个撒哈拉的面积,就差点比肩我们国家的陆地面积。

但是整个非洲,真的非常干旱吗?还真不是。

从塞内加尔到也门一线以南,或者说撒哈拉以南,就绝不是什么绝对干旱的地方,最差的,其实也就大致相当于我们西北干旱地区。

非洲中部再往南,其实干旱就不是个问题。

举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国家,刚果,它的年均降雨量有多少呢?大致跟泰国相当,哪里会干旱?

再说他们的土地。

资深球迷应该知道一个国家,喀麦隆,他们曾经晋身世界杯8强。

他们那,因为气候合适,雨水充沛,其结果就是,你种下的农作物,种一次,能连着收获几年。

比如说,春天撒下一颗黄瓜籽,接下来的几年,几乎每个月,你都能摘黄瓜……

这样好的环境,你指望他们精耕细作,那是不可能的,都很粗放,大多数连地都不翻,化肥,自然也用得少。

农药也用得少,加上那样的环境孕育出来的害虫,也确实厉害……

综合来说,因为自身的不努力,他们的农业产量,是真不高。

再加上天灾总是免不了的。

有时候,也会长时间干旱,或者有些年,有些地方的雨季,会迟上一段时间,本来这也没关系,但更致命的问题是,就是那边的农民,也很少有储存食物的习惯。

所以一旦干旱起来,后果就相当严重。

好像有这样一个说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雨季推迟一个月,就会开始出现饥荒,推迟一个半月,每多一天,就会多饿死十万人……

这样一来,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自然少不了,这反过来会进一步把问题放大……就这样恶性循环。

当然也有历史的原因,欧洲那些国家当年的劫掠和殖民等,以及其它的,比如确实会有地理和气候的因素,但冯一平从一个农民和管理者的角度看,他们自己,也确实称不上努力。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不得不说,从一定角度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并不是全无道理。

要是他们自己能觉悟过来,显然比指望外部的救助,要有效得多。

何况,在已经欠了那么多债不还的情况下,外部的援助,又哪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本届年会有一个内容,是商谈减免非洲债务的事,也是对我国比较友好的霍华德总理此时在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