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开考(第2/3页)

听到说这些孩子的作品可以送给他们,现场顿时又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高潮。

对我们的方块字,很多西方人也有着蜜汁迷恋,最简单的证明,就是那么多西方的文体明星们,都选择在身上,纹上他们喜欢的汉字。

“冯先生。”一脸钦佩的老潘走过来。

“潘总。”

“今天,我们真是大开眼界,说起来,我们也是多年没有接触到这么多原汁原味的国内的文化项目。”

“是啊,我们得感谢你。”这一圈走下来,老林也是没了脾气。

就看人家这立意,高下顿时立判,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真是无颜再说出口。

“哪里,这些是国内请来的那些嘉宾们的功劳,”冯一平看了看手表,“接下来的午餐,才是重头戏,希望各位前辈,到时能多提宝贵意见。”

“冯先生,我们来,就是说这件事的,”老潘说,“你做的事,我们哪还能找出不足来?”

“不不,老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一行,我是新手,各位是老前辈,一定多多指教。”既然难得的碰上了,大家又这么盛意拳拳的来道贺,冯一平的姿态也很低。

“其它的我们不知道,办这样的宴席的一些事,我们多少清楚一些,额外增加了这么多人,一定会给后厨带来很大的麻烦。”老潘说。

“我们知道今天的午宴的意义,所以我们大家都觉得,不应该因为我们,影响到你的安排,我们今天就先告辞,以后一定会来学习。”

他这说的确实是事实。

加上他们这几十个人,厨房再额外多做几百道菜,对那几十位厨师来说,倒不算什么大事。

关键是厨房为今天的午宴和晚宴,早就做好了准备,包括采购的原材料,都是有数的,虽然有多,但是肯定没多出那么多来。

在这么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再重新准备和之前一样品质的原材料,确实挺困难,哪怕是在旧金山这样有不少华裔的地方,临时采购一些中餐的原材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不过,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正好大家是分了几个餐厅就坐,这菜式倒不一定需要一致。

“潘总,各位,真的没关系,这样的事,恰好是对我们餐厅的一个难得考验,相信我,我们能够应对好,也请各位检查一下我们应变能力。”

“大家都抛下自己的生意不管,专程上门道贺,我又是开餐厅的,饭都不吃就走,那怎么过意得去?”

“请一定留下来。”

“看了前面的这些,就已经够了。”老潘说。

“对,今天这样大日子,我们不能帮忙也就算了,绝对不能添乱,”老林说,“冯总,请告诉厨房,不用为我们考虑,让那些大厨们,好好做,一定要让今天的这些嘉宾们,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才是中餐。”

“告辞,”“您留步。”

说完这几句,他们坚决的往外走,冯一平拦都拦不住,“呵呵,还能顺道再看一遍。”

好吧,他们这么体谅,确实能给厨房减轻不少压力。

这么体贴的同行,那还真不多见。

反正已经有了准备,总会给他们安排一个专场就是,因此倒也说不上是怠慢。

冯一平见到武馨阳就站在一边,向她招了招手。

“一平。”武馨阳快步走过来。

“通知厨房,额外增加的那些,不用再准备了。”

“哦,他们这就走了?好的,我马上去。”

走出几步,她又返回来,“放心吧一平,各个环节,都准备得很充分,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谢谢,辛苦了!”

难得的和冯一平单独说了几句话,心情大好的武馨阳欢快的用对讲机通知厨房。

冯一平却没有真正的放松下来。

他现在就是运作其它更大的项目,也不会这么紧张,谁叫现在赋予了满庭芳更多的意义呢,谁叫这是黄静萍的项目呢?

前面的安排,不言而喻,完美的超过了自己的预期,给请来的这些人,带来了非常大的惊喜,但接下来的午宴,老实说,他还是有些紧张。

这么多人呢,大家的口味又不一样,最终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吗?

他在人群中看了一会,马上看见了一件让自己更紧张的事,黄静萍竟然和马灵站在一起!

这是要干什么?

……

马灵非常好奇的站在一个小姑娘桌旁,发现她写的并不是自己经常看到的那种汉字,同样工整,但是笔划普遍很多,过渡的地方,不像自己熟悉的汉字那样横平竖直的,带上了些弧度,有些看起来就像一个椭圆——小姑娘写的是小篆。

但是,这些字看起来好有味道,一个字就像一幅画一样。

她正想问问这是什么意思,一个人在身后轻轻的叫了一声,“嗨,马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