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筹谋(第2/3页)

“同样哪怕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花费,那也不是迈不过去的坎,因为可以方便的申请到贷款。”

“教育之外的医疗,虽然美国同样存在看不起病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肯定比我们国内要少得多。”

“所以说真的,好多时候,我是挺羡慕那边的同龄人,他们完全可以在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不用像我们,活得这么急迫,甚至在走上社会几年之后,都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因此,我希望我能多赚钱,赚了钱以后,我希望能带着更多的家庭,能让我的员工,尽量活得轻松一些,能不那么累,能不那么焦虑。”

“我可能顾不上非洲,顾不上好多频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但我至少希望,能改变生活养我的家乡以及周围一带的面貌,能让所有为我工作的人,哪怕他家是在农村,底子很薄,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在城市里立下脚来,能生活下去,而且活得有尊严。”

“我希望,哪怕是我们这一代,在年少的时候,和欧美国家的同龄人不能比,但在成年以后,在工作以后,我们的生活质量,不会比他们的差。”

“即使这一点可能也做不到,那我至少希望,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他们能欧美的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客观的说,应该有很多人,哪怕是再努力,也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那我希望,我能在这中间出点力,能带动几个是几个……”

冯一平连一个停顿都不带打的,说了这么大一长串,包括老马在内,大家都非常安静。

包括吴倩在内,他们的随员,都聚在离他们不远的一个亭子里,此时一个个都听傻了。

有些事,冯一平一直在做,但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得很少,这是他第一次袒露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想法。

看着安静下来的几个人,冯一平笑了一下,“呵呵,我就说我有时候挺傻的,是吧。”

柳总终于放下自己一直端着的茶杯,连连摇头,“你这哪里是傻?要是我们大家都能像你这么傻,那我们这个社会,还会有什么好担心的?”

冯总有声音很轻,“好多年前,我好像也是那么想的吧。”

老马则好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搭档,虽然他心里有一些想法,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一些先天拥有资源少的人,提供一个机会,但哪有冯一平想的这么明确?

至于像渣浪的汪总这样的人,因为家庭的原因,他们创业,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哪能有冯一平那样的体会?

说实话,就像第一次看到有关冯一平的新闻一样,他这会又有些怀疑,你这说的,怕不是假的吧!

他仔细看了看冯一平这会的状况,他觉得,以自己吃了这么些年白米干饭的阅历来看,从冯一平刚才说那番话的顺溜程度,到他现在的神情来看,他说的这些,应该都不是假的。

而且他说的那些,也不是假大空,而是很言之有物。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有一个年轻人,居然比我们还要有社会责任感,”王总把自己的茶倒满,“我得敬你一杯。”

“不敢当。”

“敢当的,”柳总说,“你不但是这么想的,而且还是这么做的。”

“只是冯总,我能给你提个意见吗?”

“柳总你说。”

“我觉得,你在有些方面,是做得太多,但说得太少。”

冯一平挠了挠头,“主要我觉得,不能强迫其它人跟我一个想法。”

最主要的是,就和他之前说的一样,大家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有很多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引导着人们行为方式不同,而这些行为方式的不同,就决定了他做事的方法不同。

就说今天在座的几位,他不能希望大家能和自己保持一致。

“我想,说出你的一些想法,这也并不意味着强迫。”柳总说。

“其实,我们今天找你,确实是有事商量,听了你的这些话以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又多了一个伙伴。”

老马看了冯一平一眼,果然是有事。

“冯总你说得对,不管是现在,还是一些年后,我们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差距,肯定会依然存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

“我也知道,我们的企业家中,也有不少抱着和冯总你类似的想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变好一些,让我们的社会,变好一些。”

“只是,无论冯总是亚洲首富,还是世界首富,我们个人的精力,始终还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事,也是有限的。”

“但如果能有一个平台,把大家聚在一起,那应该就能做更多的事。”

“国内呢,原来其实也有各种各样的平台,有行业性的,地域性的……很多很多,但那些平台,都有些局限性,或者说,因为成立的时间长,已经有了自己的惯性,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