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务实的决定(第2/3页)

“……政策的风险非常大,原本大好的形势,可能会因为一项反倾销调查,从而彻底逆转。”

“但看看另一个方面呢?”冯一平站了起来,“外资在国内,依然会享受着比内资公司更多的优惠,我们的消费者,天然更推崇那些外资公司,尤其是知名外资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想去他们家门口,面临着很多障碍,有时候,甚至根本就抵达不了,但他们却可以完全不受限制的在我们的家门口和我们竞争。”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顶不住,那么以后翻身的机会,可能就不大。”

这一点,老马有切身的体会,当初如果没把eBay给击败,那么在电商领域,他大概率永远不会有出头的机会。

“所以,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实际上是底线。”

潘时敏很想说一句,“老板,你这底线好高啊!”

但想想那是冯一平,而嘉盛,又是国内民企的领头羊,如果连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志气,那确实也有些说不过去。

“因此我也希望,集团的所有高层,都能接受和WTO有关的培训,我们得承认,在对相关规则的利用上,我们和欧美公司,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金翎插了一句,“在这方面,国内不管是公司还是相关监管机构,和国外相比,都可以说是相差悬虚。”

“国外对我们国家发起的相关诉讼,多不胜数,但反观国内的公司呢?不过在今年才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也只是突破了零而已,就是,只发起了一起诉讼。”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遇到这样的问题,主管部门,还不太指望得上,所以,我们确实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以防万一遇上这样的事。”

她向冯一平点了一下头,示意自己说完了。

冯一平点了点头,“这就引发了我对另一个相关问题的思考,那就是,随着我们的不断发展,我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我们所遭受到的政治阻挠,已经越来越多。”

“对我们来说,那些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所谓的对市场的不干涉,其实和他们所谓的民主和人权一样,很多时候都只是说说而已。”

“尤其是会对我们国家的公司,各种挑剔,各种设限,当地的竞争对手,或者是有其他诉求的公司,也擅于用这一点来做文章。”

“最近,我们在美国就经历过一次。”

“坦白说,真的,在国际市场上,国内的公司,确实更容易遭遇到更多的不公平待遇,因为我们都知道,经济,很多时候跟政治分不开。”

“所以,想想和我们在贸易方面摩擦多的那些国家吧,在政治上,甚至在军事上,他们都是美国的盟友。”

也正因如此,冯一平在美国成立的那些地道的美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上面,尤其是在重点市场的扩张上面,根本就没遇到任何阻力。

但想想,他如果是在国内创办的Facebook或者是Youtube?那估计走出国门都难。

“而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大家也都知道……”

“……只发牢骚是没用的,现实如此,我们只能适应。”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接下来,我们在美国的业务,将会更独立。”冯一平的声音有些沉重。

实际上,他已经决定了,接下来,美国那边的业务,将不再和嘉盛有任何隶属关系。

虽然从目前来说,美国那边的业务,和嘉盛也只是名义上的隶属,就是金翎是两边名义上的最高负责人,嘉盛在统计相关数据时,也会有包括那边的,和不包括那边的两个版本。

但这怎么都不算是一个会让人高兴的决定。

不过,这又可以说是最务实的决定。

“当然,这不会改变相关的合作和支持。”

“同样是基于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政治阻挠,马总,我觉得,电商原本撤掉所有国外的办公室,从全世界收缩的决定,又到了可以重新审议的时候。”

“我在想,你是不是尽可能多的增加一些国际上的行程,加强和世界上更多国家政府之间的联系?”

他这么说,是因为相较实体经济而言,电商的国际拓展,能更快一些。

也是因为,各国目前对这方面的限制,相对也较少。

“没问题,”老马马上点头,“我会协调好时间。”

“我也觉得,有必要加强我们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我想,目前至少在亚洲,我们还是有不少机会。”

听他不是决定马上和eBay和亚马逊,在欧美全面竞争,冯一平还是比较欣慰。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把战线集中在亚洲,也是一个务实的决定。

“相关的资金问题,不是问题。”他看了眼一直安静的坐着的李睿远,到明年,他手上的很多单子,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