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万事不愁(第2/4页)

不过虽说县里领导发话要支持,但是该有的程序还要走,毕竟这年头还不是电脑办公的年代,什么东西网上一查就有了,好多东西都是人力的,效率还是很受限制的。

最简单的例子,那年头去过乡镇派出所办身份证的都知道,小户籍室里全乡几万人的档案都在那里放着,几个人忙得满头是汗搬着一本本的资料查找。

而且那些资料还都是手写的,遇到了字迹不清楚名字写错的,还得回村里大队上重新开个证明出来,否则这身份证都办不下来。

现在年龄大点的人,不少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和自己平时用的不一样,那都是这么来的。

以后的人可能觉得这年头的很多事儿都无法理解,可事实上就是如此。在不少地方,有些小企业不但有地方保护,有政策扶持,甚至能直接得到资金方面的补助——就是直接给你送钱让你发展,这钱不要利息,甚至都不用你还的情况都有。

其实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现在还没找到最适合自己地方的发展方向,大家都是盲人一样,无论什么事儿都是摸索着前进,要说难,那真不是一般的难。

不像以后咨询发达了,想干什么事儿,没干之前就能直接找到好多相关资料,甚至可以直接找到已经成功的例子,把别人的模式照搬回来,根据自己当地情况略微改动就可以实施了。

这一圈办下来也不说没好处,至少燕飞就觉得,以后自己要是有什么事儿也方便多了,基本上相关的人员都混了个脸熟了。他也不吝啬,这不是有多余的蜂蜜吗?装上几瓶子,事情办完了就送一瓶上去。

这东西这年头也不值什么钱,虽说他的好,可谁也不知道。但是他这事儿本来就是上头交待的要尽快办理的,现在还有点小礼物,也算是意外之喜。

还有人觉得这是大老板送的,虽说现在自己买也就是几块钱的东西,可这感觉就不一样,高兴得很。

一个星期后,两人就拿到了办理好的营业执照,至于什么动物防疫税务证之类的都一起拿到了。特别是动物防疫证,兽医站就是畜牧局的下属单位,自己单位里面一个正式职工,带着两个实习生在人家养牛场干活,要是这样防疫工作还没做好,那你还想让人家怎么做?

而且这个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之光令人咂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放以后连一些大集团公司都不敢这么牛气说自己什么都干。

两人刚拿着证回家,哗啦啦养牛场就来了一群人。

姚主任笑得和吃了蜜似的,上来就表功:“燕老板,现在叫燕老板可是名副其实了。我来是和你商量点事儿,咱们原来商量的贷款额度,有了点小变故……”

姚主任卖了个关子,本来想看燕飞的表情,结果发现燕飞淡定的很,自己都没意思,干笑了一下接着道:“本来说给你贷三十万的,但是上面下来指示,要对地方企业进行支持,所以特批给你五十万。利息也降了,贷五十万一年下来的利息比咱们原来商量的三十万都低,你要不要?”

“那我先谢谢姚叔叔了。”燕飞一听就觉得无所谓,这也算是好事儿!“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急!要,给多少都要。”

跑这么多部门,只听别人的只言片语,燕飞也知道自己这养牛场都惊动县里了,既然别人都信自己能越干越好,没理由自己不信自己。

“那行!”姚主任笑得更甜了。“钱准备好了,我可没权利扛着那么多钱给你送来,还得你们过去辛苦一趟拿回来。”

看这态度,这服务,让那些想贷款千儿八百快钱都贷不下来的人看见了,得躲被窝里哭死!

老潘则是问的养牛的事儿:“燕老板这又有钱了,下一步发牛准备怎么发啊?可得再给我留几个名额,不然我现在连门都没法出了。”

燕飞一摆手:“没问题,当然得先发熟人发有关系的,你还能不知道我,咱一向帮亲不帮理的,放心!还有保国舅,姚叔叔这边,五十万块钱我除了买点育肥牛,再买个四百头牛犊没问题,你们有熟人都别客气,尽管说。”

于是大家伙儿都笑了。

别以为帮亲不帮理是不讲理,这年头在乡里这就是理。你这么办事儿谁都没话说,才没人戳你脊梁骨,真要铁面无私公事公办,连有关系的都不照顾,别人一看,得,你连自己人都不帮,不会是准备坑我们这些外人的吧?

那你肯定干不成事儿,还是早点去歇着吧!

其实事儿办得越大,反而越不担心有人使坏了,全乡人都看着呢!那些靠着关系弄到牛的,为了不给托关系的这人丢脸,不让自己丢面子,肯定得尽心尽力,否则以后就没法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