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徐主任的事儿(第3/3页)

接地气?

在心里又重复了一下这三个字,徐主任忽然就想起来了自己刚才苦思冥想都想不出来的那件事。

“老徐啊!有个好消息给你说一下,你知道咱们省的那个牵牛花公司吧?就是把牛肉卖到香江的那个养牛基地。现在他那个老板,听说是到省城来上学了。这可是个机会,你可得抓住了。”

当时听到这些话时,徐主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名字起的,还挺接地气的啊!不过你说的老板来上学,是个怎么回事?这老板多大年龄了,还来上学?”

“哈哈哈!”给自己说话的那位领导当时就笑了起来。“你可别看这个养牛基地名字起的挺接地气的,规模在咱们省可是一等一的,不但养殖数量多,利润更可观。”

“至于说他们的老板,别说说了你不信,就连我刚开始听说也有点不信。人家那小老板可是白手起家谁也不靠,自己打拼的。而且今年参加的高考,估计也就是二十来岁吧!”

“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年纪轻轻的,就打下了这一份大家业,还要继续努力求学,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企业,那可是钱途无量啊!”

“万城市那边的几个行都在想着法找他那个企业的门路,没想到他们老板来了省城,这不就是咱们的机会嘛!”

徐主任当时是有些懵的,以前就算他没调来省城,但是在管钱的部门上班,接触的有钱人肯定不少。但是年纪轻轻刚上大学,就弄了全省第一的养牛基地,利润可观到领导都发话让自己去拉这个客户,那得多有钱?

其实也不算多,现在的牵牛花农牧公司,除了高档牛肉这一个大头,其他的普通牛肉利润也比其他的养牛场高,加上养殖蚯蚓种植蘑菇,还有新上的肥料厂,杂七杂八的,一个月利润也就两三千万吧!

当然,这是纯利润。

只是一个月纯利润两三千万的话,倒也不算什么。不过还有一点就是,牵牛花农牧公司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少了,需要的成本有点低。

哪怕是动不动搞个工程,建个厂子什么的,但是在这庞大的利润面前,那些花销真的不算啥。

一个厂子才多少钱,除了土地和设备这些,其他的人工成本都低的很。就拿化肥厂来说,基本雇佣的那些人开的工资,还没有全部场子的电费高。

所以基本上这一部分纯利润一道到了银行,就趴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