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发展规划 再抵香江(第2/3页)

黑子听了也觉得有理,现在牵牛花可是切切实实的全国知名,市场前景肯定没问题。不过他还是习惯性地扭头问燕飞:“飞哥,你看怎么样?”

燕飞一瞪眼:“都说了你们俩商量就行,现在你是老总,她是我的助理。你们做出决定规划好,然后拿来我给你们批准就行了!”

这偷懒的真是理直气壮的很。

黑子无奈,扭头问小黑妞:“那你觉得,咱们河心岛西边行不?就是路北边,那一块地方也可以利用。刚好是挨着的,离得近也方便,用不完的话继续建几个大棚……”

“那边我看建的都有大棚了啊?”张海洋问道。“据我所知一个大棚的收益可不低,你们就这么占用人家土地的话?”

“没问题,相比让他们自己建大棚挣钱,他们更愿意进厂干活挣钱。旱涝保收不用操心,年终说不定还能发个小金碗。以前南边也有大棚,没等我们征收到他们就拆了……”

这是目前农村大部分人的心思,总觉得自己干的事儿是靠天吃饭,生怕出个什么意外颗粒无收。就算明知道自己能挣钱,也怕自己承担不了万一出意外不挣钱的风险……

让别的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这些人没前途,没魄力。但是身处他们的环境,没有见识没有学识,更没有挣钱的门路,根本就没底气啊!

就好像一个人贷款买房子,一个月三千工资的,他敢去贷需要每个月还五千的房子吗?换言之,如果一个月月薪三千,房贷两千,在不确定找到新的更高薪的工作之前,他敢轻易辞职吗?

人之所以敢折腾,在于足够的底气。没底气的人,肯定会畏首畏尾——正如一个肩负着家庭负担的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是不搏,有时候是不敢搏啊!

所以对于那些农民们来说,他们觉得进厂工作更有‘钱途’,每个月固定发钱,年底还有年终奖。也不需要担心大棚里的东西病虫害,只需要踏踏实实上班干好活,多好!

张海洋出身自比三岔河乡更贫困的地区,对这种情况黑子提一句她彻底明白过来——当初她开始卖零食的时候,村里人还组织过劳力走路几百里给她送货。就是怕万一不挣钱,连路费都亏进去。

地点上达成了一致,张海洋想了想接着建议:“我觉得咱们可以把路边的地方空出来一段距离,种上景观树或者做成绿化。同时还要留下足够的宽度,以备将来扩路。”

“那都是小事儿,反正地方大,如果向北的话,一直到河边甚至更远都是三岔河乡的地,可以随便用。更远点的村子估计早就眼红西边村子的人能直接进场里干活,巴不得咱们快点扩张到他们那里呢!”黑子点点头笑着道。

两个人达成了一致之后,剩下的都是小问题了。

听着他们俩人商量,燕飞乐呵的很,这下好了,自己总算高枕无忧了。看来小黑妞比自己想的还厉害,估计以前也做过功课,不然怎么会来了两天就能搞清楚这么多问题,还能提出规划发展。

只要他们两个合作好,其他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反正燕老板自信,有自己在,就算以后发展上出点什么问题,也不是大问题。

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

燕飞要来香江,对于郭静娅的家人来说都算是大事儿。

作为家里的小公主,谁也没想到以前只是小公主的一个胡闹,居然真的成就了一个货真价值的新生代美食业女王。

刚刚二十岁出头大学毕业的年轻一代,靠着自己的努力,开起了十几家连锁高档餐厅,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成就。特别是当燕飞接连获奖并且获得评级之后,郭静娅的先见之明就更显得举足轻重——尽管当初的合作是几经波折才达成的,但是此刻过程都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何况还有小公主大伯的事儿,自从郭静娅大伯遭遇意外又逢凶化吉,全家人对燕飞的感觉就又不一样。钱固然重要,但是获得一份弥足珍贵的情谊,同样也重要,而且更重要。

当然随着燕飞的事业飞黄腾达,只从商业角度来讲,这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客人——白手起家不到二十岁身价好几个亿,潜在资产无可估量还才华横溢的一个年轻人,放到哪儿都会受人尊敬。

所以当燕飞到达深城的时候,郭静娅和郭五,带了一个车队过来迎接他。

不过燕飞的人可以过去,车就不行了,只能把东西放到别的车上一起过去。

对于黑子和张海洋来说,他们来这里的次数……都不用数就能想起来。黑子还是当初燕飞说让他们经常出来玩玩,见见世面才过来旅游过。张海洋也是在一次活动中,才得来一趟的,否则平时没事儿,她也没空单独到处跑着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