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接天荷叶 十里桃花(第3/3页)

燕飞这么一说,大伙儿才想起来,现在燕老板也算是技术员了,还是农大的学生。

他们还想继续劝说,燕飞就接着说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带领大家致富,你说的这两样,对我来说没多少必要。只要他们跟着我种蘑菇,养蚯蚓养牛,我能保证过不了几年,家家户户都住上楼房,楼上楼下通上电话。所以这个莲菜和桃树固然好看,但是我不在家,我不能保证,你要想干你去劝说,后面你得负责到底。”

这就是个致富项目多,选择的问题。燕飞侧重于自己有把握的事儿,他自己公司下面的项目,他有成熟的技术,有现成的销售渠道,只要乡里人愿意去干,他敢说让大伙儿以后过上好日子。

但是桃树和莲藕,他吃起来肯定没问题,可是自己人不在家的话,真顾不上。

哪怕是他知道种桃树和莲菜肯定比以前县里搞的种苹果树靠谱,他还不打算接这个活儿——好歹乡里一大堆端公家饭的,你们总是也得干点活儿吧?大包大揽这种事儿,也要看有多少把握。既然我有百分百把握的事儿,那百分之九十把握的事儿,我都不会去干。

不过他虽然话说的死,但是也不是真个什么都不管:“你们可以先从西边这村子开始,种桃树无非是少种点菜,就是个顺带的事儿。现在西边几个村子,都是比较富裕的,估计愿意尝试的会多点。”

焦书记几个人听燕飞这么说,也没法再劝。毕竟燕飞说的才是正理,有百分百把握挣钱的项目,再开辟新项目,换谁都不想管太多。

而且燕飞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确,傅震和许昌盛的主意,其实是建立在如今三岔河乡有钱的基础上的。而这个基础是谁打下来的,那都不用说了。

人穷志短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没钱的话谁会跟着他们折腾,也就是手里都有了闲钱,才会有人愿意跟着他们尝试新项目——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哪怕是人们再有尝试的念头,也不敢啊!

不过傅震和许昌盛也没打算强求太多,他们只要燕飞不反对就行。好歹都是年轻人,燕飞能带着乡里人走到现在的地步,他们还能没点斗志,还能没点想自己干点事出来的念头?

基本上这事儿只要燕飞不反对,他们肯定能找到愿意尝试的人——说句不中听的话,燕飞真要是反对,他们两个累死,估计都找不到愿意跟着他们尝试新项目的人。

燕飞也没和焦书记谈他什么时候离开的事儿,那都不重要。关键是回来一趟,聊聊就行。聊完等焦书记离开,燕飞也悄悄回去收拾了东西,和戚教授他们打了个招呼,带着媳妇,直奔香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