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震动八所中医院校!(第2/3页)

所有本校在校学生,在学习期间皆可选一位中医达者进行拜师,师徒之间拜收与否,皆为自愿,具体师者名单国庆节假日后择日公布!具体章程,届时公布!”

随着这个文件下发,关于师承培养模式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而不是并不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而是真的!

看到通知,全校师生纷纷欢呼不已。

而那些居住在学校家属院的退休老教师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坐不住了!

“又可以收学生了?又可以教学了?”

“这次可不是学生,是收徒弟!”

“都一样!都一样!退休这几年,都快给憋坏了!终于有事干了,这事我第一个报名!”

“等这师承培养模式正式开始,我们怕是想清闲下来,都不可能咯。”

“闲不住才好!这样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嘛!”

……

所有老教师们,纷纷聚在一起,兴奋的谈论起来。

一些腿脚不太好,整天精神萎靡的老教师,立刻来了精神!

他们一辈子都在学校里教书育人,现在退休下来之后,结果感觉无所适从。

空有一身中医本事,却无法传授给那些新生代们。

这可把他们憋坏了!

所以只能看书,继续研究。

可是越研究月苦恼,研究越深知道的越多,可是却用不着,这不干着急吗!

所以一个个整天都在苦恼的琢磨,让学校给半个讲座,弄个论坛之类的。

结果,学校领导说他们年纪大了,都不希望他们再操劳。

纯属屁话!

他们身子骨好着呢!

他们都是学中医的,虽然讲课开口耗气伤阴,但谁有他们这们中医治病保健知识知道的多,全都用在自己身上了。

身体好的不得了!

这下可好。

这群小辈的领导们总算干点正事了!

这群老教师们一看自己发挥余热的机会来了,顿时就精神得不得了,一个个都喜笑颜开的,像是赶上了什么大喜事一般。

“人嘛,总得有事做才行!”

“就是!这个主意好啊!这把老骨头终于又能派上用场了!”

“本以为一肚子知识要带进棺材里,没想到还能用上,呵呵!”

“今天一定得多吃几碗饭,争取再继续奋斗二十年!”

“我要教三十年!”

“我四十年!”

一群年过古稀的老教师,顿时高声争执了起来。

如同小孩子们争的面红耳赤。

“都还等什么呢?赶紧报名啊!”

一名老教授快速的从裤兜里掏出老年,说道:“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还不赶紧打电话报名去?”

对啊!

报名!

这群退休老教师们,纷纷掏出手机打电话报名,一些没带手机的,都匆忙的往家里赶。

生怕完了,没自己的份!

很快。

学校教务处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这么多人?”

教务处,一名刚接完电话的女工作人员,满脸震惊的说道:“这些老教师和教授们都退休这么多年了,怎么一听到拜师的消息,就全都精神了?”

“这些老教师啊,都是一心为教书月任,他们把大半辈子的力气,全都花在了学校和学生的身上,退休以后本应该好好修养的,没想到他们居然还这么踊跃。”

另一个工作人员感慨道。

“都是为了学校,为了学生啊!”

“真心敬佩老教师们的无私,辛苦一生,无怨无悔!”

“高山仰止啊!”

教务处所有工作人员全都感慨的道。

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对这些老教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种敬意。

更有人在听到老教师们激动和急切的话语,红了眼眶,眼含热泪。

与此同时。

江京中医药大学,正式进行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师承培养模式的消息,很快的就传到了其他八所学校的高层耳中。

江京医科大学。

校长办公室。

“拜师?”

一名年过半白,头发有些花白,身着灰色西服坐在办公桌前的校长,面色惊诧的问道:“这江京中医药大学,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一出了?”

“这可是大手笔啊。”

房间里,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张口说道:“这师承培养模式听起来麻烦,感觉很容易就会打乱学生们的学习氛围,但是仔细一想,却是利大于弊,而且是远超,按照这样下去,江京中医药大学的业绩,肯定会随着这个师承培养模式的兴起而猛涨。”

“这个师承培养模式,是谁提出来的?”

校长问道。

“听说,是一个学生提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中年人回道。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