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医书基本都看了(第2/3页)

所以,他们认为,他们学习到的,才是真正的中医正统!

“既然如此。”

方丘微微一笑,看这三位大医,说道:“晚辈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三位前辈。”

“什么问题?”

赵立品出声询问。

“这个问题很简单。”

方丘张口说道:“现在,生活在南北不同气候下的人,体质完全不一样,那么这两种体质完全不同的人,在用药上是否相同?”

“当然不同。”

赵立品大医,立刻回道。

“华夏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几次小冰河期,经历了几次大的气候变迁,不同时期的医书思路均不一样,那么按照前辈所言,我们现在治病应该按照哪一个时期的哪本经典来?”

方丘问道。

“呵呵。”

听到方丘的提问,三位大医同时笑了起来。

他们也感受到了。

方丘似乎是开始在针对他们了。

不过。

他们可是大医。

他们可是花了十年时间,正是研究出正统中医来的大医,他们又怎会如此轻易的被方丘给问倒?

“正是因为流派太多,所以才要正本清源。”

赵立品大医回答道。

“没错。”

胡仁涛大医点头赞同,并附和道:“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找到最正确的治疗思路。”

“当然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病。”

刘一闻大医也张口说道:“但是,基础原理不能分流派!”

闻言。

方丘笑笑,继续问道:“不知三位前辈,能感受到气了吗?”

三位大医同时摇头。

身为中医。

他们当然是相信气的存在的。

不过。

感受气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既然不知气如何在体内运行,哪有如何掌握基础原理?”

方丘追问。

“何须知道气是如何在体内运行的?”

刘一闻大医撇着方丘,说道:“理,古人先贤已经掌握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提炼出来即可!”

“那么,在张仲景之前,伤寒几乎是绝症,那治疗伤寒这个理,张仲景之前在哪儿?”

方丘继续追问。

“理,它就在哪儿!”

赵立品走上前来,面对着方丘说道:“张仲景掌握了,所以他才能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那么,三位前辈自认,所有病都能看吗?”

方丘继续问。

三人摇头。

他们没那么大的本事。

要真是所有病都能治的话,他们就不是大医,而是圣医甚至是神医了!

“你们都不敢保证,那又有谁敢说他在这世界上掌握了共理?”

方丘摇头说道:“只有百家争鸣,才能取长补短,但是现在似乎大家流派分明,互相攻讦,以为自己掌握的才是至理,长此以往下去,中医谈何发展?”

三人脸色一变。

没想到方丘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哼。”

赵立品张口说道:“什么所谓的流派,全都是拿着枝叶当树干,都是以偏概全的而已!”

“没错。”

胡仁涛和刘一闻大医,同事出声附和。

方丘一听。

顿时就摇头笑了起来。

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

突然。

“叮咚叮咚……”

门铃声响起。

方丘一边摇头笑着,一边过去开门。

门打开。

出现在眼前的人,让方丘很是惊喜和诧异。

“徐老师,你怎么来了?”

站在门前的,赫然就是刚刚晋升圣医的徐妙林。

“哈哈。”

徐妙林大笑一声,一边走进方丘的房间朝着三位大医看去,一边张口说道:“我来给我的学生撑撑腰,省得我的学生被人以大欺小。”

这话一出。

房间里的三位大医,顿时都尴尬了。

“三位大医,好久不见。”

徐妙林对着三人行礼。

“我们应该叫你徐圣医了。”

赵立品张口说了一句,然后笑呵呵的跟其他两位大医一起,对着徐妙林还了一礼。

这时。

方丘也关好房门,走了过来。

“既然三位都在,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徐妙林笑着看了方丘一眼,然后才重新转头看向三位大医,说道:“我这学生也没什么好的地方,就是喜欢推广中医,喜欢为中医的发展做贡献,如今中医的大火,可以说完全是他一手推动起来的。”

“不知道,三位为什么要踩着他?”

“要踩,不如来踩我?”

“我是方丘的老师,你们踩赢了我,自然也就算是踩赢了他,你们一样也能功成名就,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这话一出。

三个大医,顿时就愣住了。

方丘也没想到,徐妙林竟然会说的这么直白,哪模样明显是在说,谁让你们招惹我的学生了,有本事冲我来啊,没本事就滚蛋,别再这里瞎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