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秘笈(第2/3页)

“说来听听看呗。”苏承影明显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激动了。

“孙伯伯说他是方法派的,正好这两部秘笈也都是方法派的。”肖遥说道,“是两位不同的方法派前辈高人演技的心得体会。”

“呀,你还知道方法派。”苏承影惊讶道,这时也更信了几分。

肖遥点点头,“其中一部呢,比较难掌握,那位高人靠的是非凡的天分。这位高人每次演戏之前,都会找一间没人的,安静的房间,在里面一个人待上几分钟,出来之后,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就都会让人感觉都是角色的了。秘笈就是他在房间内通过入定式的冥想,摈除内心的一切杂念,在心中建立起强大地信念感,使自己完全相信自己就是所要扮演的那个人物。然后他根本就不需要去‘演’了,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他要演的那个人物,他只要放松地做自己就行了。”

“说得好玄乎啊,”苏承影皱眉道,“冥想就可以了吗?”

“其实也不玄乎,就是你们表演学理论里体验法的最深刻的写照。那位高人有一颗超脱了世故和沧桑的童心,用表演学的话说,演员要‘象孩子一样的轻易相信’。那位高人不用经过训练,天生就有这种能力。他能毫不犹豫的相信自己所要演的角色,把自己变成心中所想的那个人,他就是个天才。”肖遥滔滔不绝道。这段时间,他也是看了不少表演学方面的书的。住在孙之皓家里,找这种书方便得很。

“哦,”苏承影点头,表演学她学过,这么一说她就明白了,但是然并卵。苏承影郁闷道:“这是天才的方法,我又不是那位高人一样的天才。”

“不会可以练嘛。”肖遥道,“那位高人是天生就有这种能力,但是你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拥有这种能力啊。不过在你获得这种能力之前,另外一位高人的秘笈是个笨办法,可能更适合你。”

“你这是变相的骂我笨吗?”苏承影鼓了鼓腮帮子道。

“心里知道就好,干嘛说出来?”肖遥笑道,眼见苏承影又要不依不饶,赶紧接着道:“另外一位高人没有很出众的天分,但是依然成为了绝世高手,靠的是他自己的一个笨办法。前面一位高人演戏之前只需要准备几分钟,后面这位却需要准备相当长的时间。”

“当他要接演一个角色的时候,他会提前很久就和导演商量他要演出的人物,然后就开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开始记录他所想象的这个人物的一切。姓名、年龄、出生地、家庭、爱好、身高体重,还有他爱的人叫什么、谈过几次恋爱、甚至是牙膏用什么牌子、吃饭喜欢吃甜还是喜欢吃辣、衣服鞋帽是喜欢穿深色系还是浅色系、对哪些食物过敏,还有读书的时候是学霸还是学渣、曾经有没有跟人打过架、人际关系怎么样、有没有暗恋过自己的老师,等等等等。只要是他所能够想象到的关于一个正常人的一切,他全记录在本子上。

然后他就随身带着这个本子,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这个自己想象出来的人物,走路想、吃饭想、睡前想,一有空就想,想到什么就记录在笔记本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他所要演的那个人,等真正演起来,自然就形神兼备了。”

“这么麻烦啊?”苏承影皱眉道,“是不是也有什么理论依据?”

“不是麻烦,是细致。”肖遥点头道,“高人的这个方法,当然也是有理论依据的。你是方法派,应该知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规定情境的这个术语吧。而这位高人做的,说白了其实就是开掘规定情境,把剧本提供的角色情境无限度的放大。

理论上说,假设能把一个虚构的人物的情境无限的放大再放大,放大到和一个现实中的人的全部生活、全部人生体验完全重叠的话,在艺术想象中,一个新的真实的‘人’就出现了。同样的,你也不是去演一个虚构的人物了,而是去演一个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和你自己融为一体的人了。”

肖遥重生以来,一直是玩音乐练武练字,然后就是参加了两个综艺节目,虽然跟着肖成儒混了不少剧组,学了很多剧组内许多部门乱七八糟的本事,但是这种纯粹的表演学理论却是从来没有系统的接触和学习过的,也就是这段时间在孙之皓家里看了些书而已。

就算是孙之皓这段时间的指导训练,也没有和他讲这些表演学的理论知识,因为他一方面认为肖遥这年纪还不适合跟他讲这些,另一方面也算是勾着肖遥,想让他以后考电影学院做演员的时候再教他。

那肖遥这番长篇大论哪里来的呢?其实这些皆来自他前世看过的一部网络小说,一位名叫司马的作者写的一本《活色生香》中的一些片段。据说那作者现实中的确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的,后来甚至还闹出过什么关于赈灾的骗子事件,也不知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