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左道的草稿(上)(第2/3页)

我想,这就叫虚伪吧。

反正我在新闻里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也没有多大感想。并非贫道念头通达,我说的是实话。人对于那些未曾亲眼见到或是亲身经历的不幸,基本都是很冷漠的。地震、海啸、饥荒、飓风……全是隔三岔五就能从各种媒体上看到的字眼,但若没有切身之痛,又怎知颠沛流离者之苦。

恻隐之心人皆有,可真正会落实于行动,不求回报去帮助别人的人,极少。那些在网上装模作样给死难者祈福的家伙,说不定半个月前还在骂贵族们该死呢,天都被毁以后,他们又换上另一副嘴脸,义愤填膺地指责那些说“死得好”的人没有人性。对他们来说,装也好,骂也好,成本低廉的自我满足行为罢了,也不知做给谁看,谁又会记得他们。

后来我明白了,不是我念头通达,而是太多人脑子里一团浆糊。

别人我不敢说,至少天一、顾问、血枭这三个家伙,若是听到这个消息,应该会依然故我、毫不掩饰地张狂大笑。因为他们不需要虚伪,他们也没什么人性。

不出所料的,事发之后,地球还在转,太阳准时升,世界照常运行,改变的……只有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最先出现状况的是双鹰郡,由于天都不复存在,当地的帝国军陷入了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一名中将级的指挥官成为了权限最高的临时长官,据我揣摩,他当时的感觉应该类似于……一名公务员在出差期间突然听说首都从人间蒸发了。

许多新近被收编的前钢铁戒律部队成员,甚至还有本就是帝国军的士卒都纷纷当了逃兵,就连校官级别里都有失踪跑路的。就在他们自乱阵脚之时,钢铁戒律的圣城监察长卡莫·博特里尼和他手下的几名能力者策动了一次逃狱计划。对于这次越狱,引用他在回忆录里的原话就是“行动异常顺利,帝国军好像都懒得拦我们”。

再说澳洲,那边的形势稍微稳定一些,第六皇子威尔弗雷德·维特斯托克作为帝国皇室剩下的血脉,被当地总督当天王老子一样供了起来。这个郡的地理位置优越,不与反抗组织的占领区域接壤,军事力量方面也不差,隐隐有成为帝国新都的趋势。

至于各地反抗组织的反应,诸位在历史教材上可能看到的都是“对此次事件表示遗憾,积极磋商联邦事宜”。但依我看,其实那帮家伙当时全懵了,根本都是被将了一军的感觉。积极磋商是假,军备竞赛是真,各自都想着拖延时间,巩固实力。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呢,有谁敢打第一枪,或是做些自立为王之类的蠢事,立刻就会被群起攻之。

那么……接下来我要写的事情,可能就有些耸人听闻了。是关于发生在3月29日的,著名的“联邦协议”演说。

这次演说无疑令举世震惊,连我也吓了一跳,不但是吃惊于克劳泽竟没有伴随天都一同毁灭,更是难以想象,一个具有帝国合法统治权的人,竟然提出了联邦制的设想,并要求与战争中的众多敌对方进行协商。

后来,克劳泽亲口对我说,那天,当全世界的媒体遭到不明来源的系统入侵,强制转播那次演讲时,他正坐在EAS的本部里当观众。

那时我就明白了,演说者并不是他……

所有人都以为,“联邦协议”是由第一任联邦总统克劳泽·维特斯托克所发表的演讲,但实际进行那次演讲的……是暗水。

现在不用我说,你们也该知道,那份东西的底稿究竟是谁写的了。

而后续的进展,在网上基本能查到年纪。第一个响应联邦协议的是炎武联合,随后就是刑天,有了这两个反抗组织的支持,事情基本已算是成了。

六皇子威尔弗雷德也十分合作,他应该很清楚,投入联邦才是唯一的出路。若是世界进入割据的局面,他那块地方很可能会是自由前线的首要吞并目标。还不如跟着他的七弟混,至少不至深陷囵圄或者殒命。

钢铁戒律和自由前线几乎是同时倒向联邦的,当然,比起另外两个组织,他们已经晚了好几个月。那种感觉……就好像人人都“起义”了,而我最后时刻再“投降”就显得很难看了。

后来我研究过许多的资料档案,甚至托关系去查阅过一些各方势力的秘密文档。多方对比后才发现,那时的世界格局看似混乱,前途未明,但那最关键的一点——军事实力的对比,五股势力之间是相对平衡的。

想想也对,我掰着指头数数,能一骑当千的那类强者几乎都死绝了,给幸存下来的能力者们排一下座次,曹朔和长缨可能得排到头两位去。就他们那个实力,跟当年的枭爷比,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