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勇若怯(第2/4页)

他眼睛里,带上了一丝明悟,把紧紧握在手里的钱箱慢慢放开了……

……

……

滨海,刑事侦查局。

直属局办罪案信息中心,从全市抽调来的刑侦好手齐聚一堂,要全力攻关这起猝发的金额特别巨大的盗窃案了。

被捕的两名嫌疑人还在审讯,不过越来越清楚的表明,两人就是见财起意,以他们的职业和履历判断,应该没有撬开三道门的技术。

保安还在询问,可在雨中,要让他们一一回忆起那几位打伞人的长相,可比登天还难啊,大家都羡慕每每出入的豪车靓女,谁会注意那些不相干的面孔。

偏偏天公又不作美,午后开始,各行动组的车辆,不是被堵在路上,就是陷在水中,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又在爆料了,拍了张街上划船的照片哗众取宠,由于新闻刻意管制的原因,这起大案还没有扩散,被猝来的降雨转移视线了。

下午十五时,省厅直属特遣小组参案人员回溯了一份作案模式,与此同时,王子华专案组提出了并案的可能。郑局召集刑警各大队好手讨论,不过最大的难题不是案子,反而是天气。

十五时三十分,市局、省厅两方来人督导,此案失主是港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为了避免造成恶劣影响,省厅严令:务必在七十二小时内侦破此案!

十六时,忙得焦头烂额的郑局,抽了休会的间隙,到了特遣组几位警员的工作间,第一句就是:“联系上林其钊了吗?”

“一直在联系啊。”有位警员道。

“那就让他赶快回来啊,还有申令辰,太自由散漫了。”郑局怒了。

“他们已经守到高速服务区了,正等着出发。”有位警员汇报。

“出什么发?人在哪呢……不对,都不知道嫌疑人是哪儿呢?”郑局火急火燎道着。

上前一询问,敢情是车开到了滨苏高速中间,可却不知道这两人搞什么鬼,不过警员随后递上了信息让他瞠目了,手机上回传的。中午时分,回传的消息是,举报人有问题,可能是同伙;之后信息是:嫌疑人目标错误。再之后信息是:查找小区是否有被丢弃的伞。再往后,就是查丢弃的电单车和雨衣了。

看看时间轴,几乎就是整个案情推进的预先指挥,郑局奇怪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也不清楚,头儿就像多长了一只眼睛一样,比在现场还看得清楚。”一位警员道。

另一位补充着:“就和昨天申副政委一样,似乎得到了某种提示,能准确地猜到每一个进展点。”

对了,线人……郑克功心神一凛,眼睛瞪圆了,心里暗骂一句:不会是保密协议保了个贼吧?

恐怕很有可能,唯物主义者谁会相信猜测那套鬼话,这话他没敢说,直道着:“好,你们这儿的电话直接接到会场,有任何进展,马上汇报……做好他们前方的技术支撑,指挥权限,会马上调给林其钊。”

他匆匆走了,连那些警员的敬礼也忘记还了个礼了……

……

……

“家里乱套了,老郑把指挥权都扔给我了……呵呵,规格不低啊,能调动五个大队的警力。”

林其钊把手机递给申令辰,像是自嘲一样笑着,这个时候的指挥权是烫手的山芋,谁接手,恐怕谁就要有领导责任了。

“老郑是个滑头,不过好歹算个好人。”申令辰评价了一句,翻查着手机。

林其钊看了一眼,两车泊在服务区,是个三市交界地,向东直达滨海、向南到金湖、向西到苏杭,方向有多个选择,而目标,却无从选择,自上午开始,他们一行已经无所事事数小时了,后车的数人,恐怕都快睡着了。

“他会来电吗?”林其钊又一次问同样的问题。

“不知道。”申令辰又一次给了同样的回答。

方向皆系于一人,一个特殊的人,这数小时,唯一做到的事,就是把这个红色线人的底子,摸得清清楚楚,很多不知道的故事,申令辰讲给他听了,他甚至电话通到了陕省公安厅,找到了传销案的当事人,又从那里知道了许多旧事。

“我对此依旧持怀疑态度。”林其钊道。

“理由呢?”申令辰手机递回去了。

“不受约束的性格成长是复杂而且多变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否则在传销团伙混不下去,在这种盗窃团伙,也混不起来,陕省一案,他是逼到不得不自保的位置,又有一位卧底跟着他……这一次,他是孤身一人,恐怕我们手里的线,根本牵不住他。”林其钊如是判断道。

恰恰击中了申令辰的担心,他吁了声道着:“他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在墓园见到他时,吓了我一跳,那次我本来准备结束了,可没想到,他自己却走进团伙里了……这起案子我没做什么,连王子华小区失窃案的作案模式,都是他猜出来的。我们是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而他在美国学变态心理、司法与犯罪心理学,都是现成的案例、甚至可以接触到联邦监狱的嫌疑人,他有足够的机会去揣摩那些罪犯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