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二百一十万(第2/2页)

白老面色涨得通红,激情洋溢地解说着,听白老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恍然大悟,其实也就是两点,一点是在明代以前,根本就未发现一件用纪年做款识的青花瓷器。

再一点就是对元青花的研究也都是断代的,主要由英国大威德收藏的至正年款的龙纹瓶作为主要依据的。所以才有“至正型”一说。

至正型之前还有一个延祐型,而至治却是英宗的年号,英宗只当了四年皇帝,在他这个年代,就是断代的,没有发现过完整的元青花。

根据推测,英宗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大元朝国势大有起色,国内各方面都蓬勃发展着,包括青花技术,他派遣工匠前往西亚伊斯兰地区学习青花技术并加以改造,让青花技术也更加的成熟,但偏偏却没有发现他在位期间的完整的元青花。

“07年的十二月份,在江苏省古陶瓷研究年会上,也出现了一件元青花瓷片,瓷片上面同样写有至治年造这四个字,瓷片被发现之时,全场都轰动了起来,所有的专家们一致称其为实属罕见,极为难得,年会结束之后,这件瓷片就身价倍涨,喜好元青花的收藏家们纷纷上门希望主人能转让,当时我也去了,可惜,虽然我们都出了高价,但主人就是不卖!”

说到这里,白老仿佛想起了当时的情景,遗憾的连连叹息,接着突然精神一振,两眼放光的盯着陈然,情绪有些失控地说道:“小然,你知道当时我们出价最高有多少吗?”

陈然默然。

“六十万?”李总望着白老手里的瓷片,迟疑着接了一声,就这么一块破瓷片,刚才陈然他们说值个八九万,就让他惊讶了,再值钱,还能翻多少倍?

在他看来,翻个五六倍也就顶天了去。

宁唯此时此刻也凑了上来:“八十万?”

何老板苦笑了一声,却没有接话,古玩一行里,行情变幻莫测,身价翻倍,翻多少倍都不是没有可能,他对瓷器研究不深,对此事也就不知。

摇摇头,白老沉吟了半晌,又伸手轻轻地抚摸着底足上的款识,过了好大一会才开口说道:“我当时出的价位是一百五十万!”

“我靠!一百五十万?就这破瓷片也值一百五十万?”

白老话音刚落,宁唯就忍不住差点要跳起来,就这么一块掉在地上自己都不会捡的破瓷片,这老头也出价一百五十万去买,是自己疯了,还是这老头疯了。

李总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神色也是暗自乍然。

“别插话!你小子懂个啥……”

没好气的瞪了宁唯一眼,白老又接着说道:“元青花是我国陶瓷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但它在元朝后70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销声匿迹,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故宫收藏也未见其身影,对于我们收藏者来说,元青花始终是个神秘的传奇。它的淡洁素雅令世人倾倒,它的神秘传奇也令我们疯狂。”

“虽然目前现世的数百件元青花解答了部分元青花的谜题,但对许多谜题,我们依然没有答案,像景德镇烧制元青花具体始于什么时间?元青花是怎么成型的?除了景德镇,还有那些地方的窑口烧制元青花?元青花精品为何远涉重洋,多数秘藏在海外贵族深宫……”

“这些谜题若是得不到解答,恐怕任何一个对元青花疯狂的爱好者都会遗憾的,而我们也只能期待着新的考古资料出现,小然的这件带有至治年造的元青花底足瓷片虽然和江苏年会上的那件一样都有至治年造的款识,但很显然无论是用料,还是器形都是不一样的,相信在对元青花的研究上,会起到很大作用的。”

“江苏年会上的那一件,我虽然出了一百五十万的高价,但却不是最高的,最高的一个已经递到了二百一十万的高价,就这样,主人还是不卖!”

“二百一十万!”

听到这个价位,陈然就是一呆,心也跟着抖了一下,紧接着就怦怦地跳动了起来。

二百一十万是什么概念?

任外面波涛汹涌,我自心静如水,本来一直保持着这样心境的陈然这一刻也一下子被震到了,此刻的他哪还顾得心静如水……

买下这只元青花罐,其实他更多的本意是为了帮袁警察一把,他买回来,也会再将罐子转出去,整个过程中,他抱着的都是只要别赔钱就行的心态。

然而,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