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梁经纬来信(第2/3页)

当时的邮政网络,远不如后世方便快捷,一封信从部队跑到县里,大约需要七天,如果要寄到枫树大队梁国成手头,怕是半个月都不止。

短短一页半纸的信,几百个字,梁巧看了又看,宝贝得什么似的,良久才念念不舍地装入信封。

我写好封皮,笑道:“快去寄信吧,我还要赶工呢。”

“哎。”梁巧很乖巧地答应一声。

“小俊,你那个制砖机做好之后,打算在那里烧砖?”

“柳家山吧。那是我老家。”

“哦……”梁巧欲言又止。

“咱俩是好朋友,有什么话就说嘛。”

“好朋友”这个定语让梁巧有些喜出望外,在她心目中,我一直是高高在上的“衙内”和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嗯,我爹是个烧砖的好把式呢。可惜伤了腿。”

“原来这样啊,那没关系,过两个月,等他腿好了,我再做一台制砖机,就交给你爹去用。”

“真的?”

“傻丫头,以后不许这么问。我还会哄你吗?”不知不觉间,用上了前世四十岁的语气,充满了怜爱之情。

梁巧又羞又喜,俏脸红彤彤的,煞是可爱。

张力做事很卖力气,一个星期就加工完毕,略微有点超过预算。但全部组装完毕,加上电机,也不过花了两千来块钱。比起直接到厂家提货,加上运费什么的,差不多要节省一半的资金。

在农机厂的车间内,接通电源,眼见那机器轰隆隆运转起来,我心中涌起一股难得的成就感。也许在后世,这样一台粗糙不堪的四不象制砖机,根本算不了什么,甚至可能成为一个笑柄。然而在当时,在向阳县这样偏僻闭塞的山区穷县,这却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堪称“重工业产品”了。

制砖机空转了几分钟,我切断电源,上前检查各个部位的磨合情况。

张力的技术水平非常不错,基本上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现在看上去还可以吧,就不知道真正投入使用之后,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张力很谦逊地道,言语里却多少有些得意。

“原理正确,设计正确,加上表哥你的技术完美无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操起机油壶往结合部位加注机油,笑着说道。

张力见我选点正确,动作熟练无比,很诧异地道:“小俊,你怎么懂得这些东西?”

“嘿嘿,设计这个图纸的亲戚是我师父呢。我放了假没事,跟他学的。”张力笑道:“你是柳主任的儿子,用得着学这些东西吗?日后大学毕业,还不是舒舒服服坐在大机关里做领导?”

“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呢?我爸说了,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像表哥你这样难得的技术人才,无论什么时候都吃香得很。”这话轻轻巧巧,不着痕迹地捧了张力一记,张副厂长笑得嘴都裂了。

“呵呵,瞧你说的,真不愧是县里大领导的儿子,教养就是不一样,普通家小孩子哪比得上?”

“表哥,假如一切顺利的话,过两个月,可能还要麻烦你再做一台。”

“那没问题。你什么时候需要,说一声就得了。”当初我说让方文惕负责去组织烧砖的人员,其实考虑欠妥。方文惕虽说也是红旗公社的社员,长期在外,呆在农村家里的时间很少。在人家眼里,基本上也属于不务正业的那种人。不过因为他有残疾,别人倒也并不苛责,觉得他能养活自己,不拖累父母,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很显然,他缺乏组织这种“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和基础。

于是我又再和他商量,还是由我单干,钱算是我借他的,一分的利息,每月由我在利民维修部的分红中扣出五百元。分三个月还清。

方文惕本就对这事不大热心,又没亲眼见过制砖机,总觉得不太靠谱,叫他放下现成的摇钱树去伺候泥巴疙瘩,实在不很乐意。当下也没多少犹豫,痛痛快快就答应下来。

在他想来,赚钱还是要看得见才比较让人放心。

火力发电厂已经破土动工,正在下基脚,大坪公社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县里的领导包括严玉成和老爸都亲自去过两趟,对工程建设的进度很关心。

电厂建设直接由国家拨款,N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专款专用,县里和宝州地区都插不上手。严玉成和老爸如此重视,也只是表示个意思。总不能让别人说他们不关心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当然,那么大一个工程,需要用到许多临时工,倒是给向阳县特别是大坪公社的社员提供了一个农闲时节搞副业的好去处。从这一点上说,县里领导关心也并不纯粹是做样子。

赶在开学前几天,我回了一趟柳家山,直接找到五伯。

我原来打算要大堂哥柳兆时来负责这事,仔细思量之后又放弃了。放弃大哥的理由和放弃方文惕的理由是一样的。大哥十九岁,与小舅同年,法律上算得成年人。不过在农村,也就是个半大的青皮后生。伯父去世早,失了教养,大哥有点游手好闲。农村青年,沾上了这么个毛病,通常都不会被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