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经营改制(第3/3页)

“小俊,我看码坯箍窑这些都可以按照你刚才说的那个方式包出去,就像公社下面有大队,大队下面有生产队一样,咱们也给他分成几个队,每个队选一个头头,由他去……去内部协调,为头的人每个月额外给几块钱的补助,你看行不?”

“行!每人每月给十块钱补助,算是管理工资。”我笑眯眯的,看来兆玉哥还真有些管理方面的潜质呢。只要这个方案当真落实下去,无论砖厂扩大到何种规模,都能很好地进行管理。

“另外,还有一个品质问题。”

“啥叫品质问题?”饶是柳兆玉聪慧过人,也被我层出不穷的“新词语”整得满天小星星。

“就是烧出来的砖的成色好坏,不能只管数量不管质量。要有一个允许出次品的最大限度。”实行计件工资最大的弊端就是品质会直线下降。大伙儿只顾赶产量,将品质抛到爪哇国去了。

“这个你放心,有七叔把关呢,错不了。”我摇摇头:“企业管理,要紧的是制度,不是依靠某一个人。你和七伯合计一下,看怎么整这个次品率。我给你一个思路,比如正品率定在90%,就算是及格,不奖不罚,超过一个百分点,奖励多少,相反,要是不到90%,少一个百分点,就罚多少……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奖勤罚懒。”我舒了口气,露出赞许的笑容。

“只要这个砖厂搞好了,以后我还会分给你股份……啊,也就是给你分红。”柳兆玉喜不自胜,连连点头。

“那,兆时的工资怎么算?”大哥柳兆时负责与火电厂戴盛联系,交货结帐的事情都是他在做的,算是销售人员。这个工作他倒是挺适应,隔三岔五与戴盛吃个小饭喝个小酒,小日子过得挺滋润。毕竟是自家大哥,只要账面上干净,这点小钱我也不放在眼里。

“他的工资,还是由我来发好了,暂时也不好量化计件。”原本销售人员的工作指标量化是最好办的,完成多少销售业绩的硬指标摆在那里呢。不过大哥这个销售人员含的水分太多,基本就是个跑腿的。眼下以火力发电厂的红砖耗量,咱们产多少,他就能用多少,暂时不存在另行开拓业务的问题。这时候将大哥的工资和销售任务挂钩,那就是变相送钱给他用。

大哥日后是否才堪大用,还要看这段时间能不能将他磨练出来。钱来得太容易,对他未必是好事。

柳兆玉点点头,不再多言。别人兄弟之间的事情,还是不要随便掺和的好。

制砖厂的问题顺利解决,我心头甚喜,站起身来,正准备和柳兆玉下楼,就听到外边有人大声叫喊,其中竟然还夹杂着梁巧的惊叫声……